明星自创潮牌成粉丝红利收割机?

当“明星的尽头是直播”逐渐成为过去式后,大家发现,原来明星的尽头还可以是“潮牌”。

自从高流量化身变现的“钥匙”,明星下海捞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不少人都开始扎堆自创潮流品牌。

近日,人气偶像欧阳娜娜的个人品牌“nabi”也官宣上线,并同步在微信小程序、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开设了账号。然而,新产品刚上线没多久,就因售价太贵冲上了热搜。

据了解,此次正式发售的“云朵胶囊系列”共有8个单品,包括988元的浴袍、988元的睡衣、388元的围巾、168元的袜子等。不少网友表示,产品不仅售价偏高,且缺乏设计感,一个简单的Logo就想收割大家的“智商税”。

虽然争议颇多,但仍有不少铁粉心甘情愿为偶像买单,目前官方店铺的几款产品已经显示售罄,“明星效应”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其实所谓的“潮牌”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中后期的美国街头,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代表着年轻人群体身份认同的符号与标志。随着千禧世代人群逐渐掌握话语权,潮牌文化也随之迸发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众多潮牌的诞生地美国,明星艺人创立自己品牌的例子数不胜数,许多潮流文化也与明星之间关系紧密。

比如,在潮牌自带的“街头”元素中,说唱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说唱歌手通过作品在表达态度的同时,也会通过穿搭来彰显文化理念。像是Kanye West与他的品牌YEEZY,A$AP Rocky与其团队另一名成员创立的品牌Vlone,都是很典型的案例。

除了说唱,滑板、街舞等文化也与潮牌联系紧密,很多经典潮牌都是诞生自滑板和街舞文化,滑板大佬、街舞大咖们乐于为自己喜欢的品牌站台、穿他们出街,并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潮牌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中,组成了立体而丰富的潮流文化。

除了欧美明星,很多大家熟知的国内明星也都试图在服饰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例如,陈冠希创立的CLOT就是第一波吃螃蟹的明星潮牌,目前CLOT的年营收已经高达千万美元。此外,余文乐推出的个人品牌MADNESS、王嘉尔创建的品牌TEAM WANG、白敬亭创办的服装品牌GOODBAI,周扬青创立的服饰品牌GRACE CHOW、昆凌创立的个人女装品牌JENDES等,也都是成功解锁了流量密码,话题度颇高。

虽然“流量”相当于明星自创品牌切入市场的加速器,但是像欧阳娜娜这种“割韭菜”的行为仍然让人诟病。正如潮牌 NPC 主理人李晨所说的那样,“粉丝经济是很难长久的,毕竟再忠诚的粉丝,也不会永远用爱发电。”

当然,也并非所有明星潮牌都会向粉丝举起镰刀,也有不少明星确实在踏踏实实做产品、做品牌,比如白敬亭的潮牌GOODBAI就是一个很好的正向案例。

GOODBAI在创立之初就没有采用挂名引流、跨界联名这种能快速铺开市场的经营策略,而是更注重在品牌的气质和定位上深耕用户群体与忠实度。因此,虽然成立时间不久,但其产品定位、设计能力、渠道管理、供应链和营销能力在业内都是有口皆碑的。

此外,GOODBAI主打女性用户群体,坚持以生活方式品牌拓宽受众群体,价位上也占据高性价比优势,既满足了粉丝群体支持偶像的需求,也让非粉丝客群可以单纯为产品本身买单。

可以说,GOODBAI已经跳出大众对明星潮牌的原有认知,而是向着消费内容型公司转型,打破粉丝圈层的同时还可以长期吸引消费者持续购买。



毋庸置疑,当前明星潮牌仍处于风口,并且有很大的市场挖掘潜力。但是,想要在快速膨胀且拥挤的赛道中激流勇进,并且最终实现品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粉丝经济具有极强的不可控因素,明星若只顾着“割韭菜”,便会斩断与粉丝之间本就薄弱的信任关系。长此以往,再繁盛的粉丝经济效应也只会成为昙花一现,失去流量效应的明星品牌也绝无法长久经营。

而且,据《中国时尚消费调查报告》显示,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为产品质量、设计突出的品牌买单,另外有44%的调查者认为,明星效应对刺激消费仅有较小的影响。

总而言之,明星与其创立的品牌是共生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粉丝经济与流量倘若运用不当,必然会被反噬。唯有用产品硬实力说话,才能与粉丝形成积极的双向激励,带动粉丝经济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编辑:鞠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