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话剧《喜剧的忧伤》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这段是官方剧情简介:《喜剧的忧伤》,是2011年由徐昂执导,陈道明、何冰主演的一部话剧。全剧讲的是民国时期一个剧团编剧和剧本审查官之间发生的喜剧故事。

抗日战争爆发期间,由北平迁往重庆的喜剧剧团的一名编剧,将自己新创作的剧本呈交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戏剧审查官进行审查。然而刚从前线负伤归来的审查官,厌恶戏剧,而且剧本本身更是不可救药。心怀梦想又肩负整个剧团生存压力的编剧一次又一次拼命地完成审查官苛刻的剧本修改意见,但是最后他却接到了入伍通知……

喜剧不忧伤,剧评才忧伤,像这种影射性比较强,借古喻今的话剧评析,很难下笔如有神,在这个地方有一种叫意识形态的东西,一种众人皆知的风俗,有些事不能说不能做,有些剧本不可写,有些人事物不可有,有些环境不可突出,有些背景不可强调,审查的偏好,评判的随性,把文艺作品整成了四不像,往往画蛇添足,啼笑皆非,解放前成仙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仙的!民国在历史的尘封中躺着也中枪,发生在西边的事,其实也发生在东边

话剧《喜剧的忧伤》带着这种淡淡的苦涩,开始了剧情进度,关于审查官与编剧之间对剧本是否过关,展开了滑稽的对话和不对等的谈判,编剧的才华横溢,在剧本的整改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想象,编剧为剧本的修改伤透了脑筋,连夜埋头苦改,愁眉苦脸又费尽心思,豁然开朗又战战兢兢的心情,剧本是他的心血,绝对要通过审查,让剧团有戏可以进行正常演出

审查官虽然刻板,还是很正派,不潮流,但却很爱国,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一只眼睛在战场上被日本人弄瞎了,成了独眼龙,回来后当了剧本审查官,他有他坚持的部分和原则,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台词,这很好笑吗?这情节合理吗?中国人的话剧为什么主人公是外国的人名?两个老外在中华大地上谈情说爱吗?中国军人同胞正在前线抗日浴血奋战,现在还演喜剧?还笑得出来?

编剧应审查官的要求,把剧名从《罗丽欧与朱密叶》改成了《许山伯与祝英蛇》,被胁迫给局长加了警察抓小偷的戏码,应要求加的台词“为国捐躯”巧妙的设计成为锅捐躯,神父变成了和尚,纵有三头六臂,也要死很多脑细胞,多几根白头发,生出很多皱纹……直到他收到了前线入伍的通知单

审查官对这个剧本越来越投入,编剧改的他越来越满意,笑点越来越多,他还亲身参与试戏,越来越上瘾,甚至还喊出了艺术创作高于一切的响亮口号,言犹在耳啊……入伍通知书却打破了这种氛围,审查官开始挽留编剧,甚至说让编剧在前线装死当逃兵,编剧当然不能答应,那绝非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审查官接受了事件的突然转变,入戏太深的他只能满满希望早日看战胜利,祝福编剧早日英武归来,回来继续完成剧本创作,把这一部剧切实地搬上舞台公演,最后他们以军人的最高礼仪,互敬军礼,互相致敬,话剧结束,演员谢幕,留下的都是无限的遐想和感慨!

如果有审查制度,审查的标准是依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喜好判断,那么审查官与编剧之间,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剧本思路,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剧本的创作与初衷严重偏离,艺术创作戴上了紧箍咒,不敢作大胆的设想和比喻,只剩下被阉割后的肤浅和权钱的无限介入

无问西东,不谈事非,我只想看到更好的文艺作品,发人深省值得回味,看影评就能看出来,不同人对作品的感悟力是不一样的,这跟自身的经历,学识,心态,现状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曹操也有人认为是正派,把刘备写成了反派

编剧的笔就是画匠,内心有一幅幅的画卷,把这些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作品可以烂,绝对不能打乱创作者的思路,这是一切创意的源泉,这才是工匠精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