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香港为什么有这么多警匪片?

#头号有新人#

前两天重温了王家卫的成名作《旺角卡门》,看到二十多分钟的时候,我对这种打打杀杀的情节突然感到了无聊,觉得看不下去了。曾经辉煌灿烂的港产警匪片、黑帮片,我们小时候的回忆,我竟然看不下去?我不能原谅我自己,于是凭着一腔怀旧的心情,又冲着华哥和张曼玉年轻时的绝世美颜我逼着自己看完了电影。

刘德华饰演的阿华是旺角的一个混混,天天都在街头打架搏命。他做事干脆利落,为人重情重义,但却不是威风凛凛的大哥,他只是一个小混混,身边也只跟着一个小弟叫乌蝇。乌蝇做事冲动、爱面子,还总是给他惹祸,阿华只能处处保护他。但乌蝇却不满足现状,一直想出人头地,扬名江湖。于是趁着阿华不在旺角,私自接下了摆明就是送死的“杀手令”。乌蝇根据杀手令的要求,跑到警局门口开枪射杀目标人物,但他没打中目标就被警察射杀。阿华随后赶到警局补了一枪杀死了目标人物,但自己也被警察击毙。一对难兄难弟就这样喋血街头了。

当年香港的警匪片基本都是这种讲述兄弟义气的。为了江湖情义他们可以抛开一切,为兄弟、为老大两肋插刀,出生入死。看的年轻的我们热血沸腾。当时看到阿华死了会为他伤心,而如今再看却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结局,也只能是这样的结局。果然年龄不同,心境也不同了。

我其实对香港电影一直有个疑惑,那时香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为啥会有这么多警匪片,黑帮片?没想到打瞌睡的刚好就遇见了递枕头的,今天在公众号“饭统戴老板”里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悍匪与巨富:香港风云四十年》,也算为我解了惑。

1970年到1980年代,港英政府颁布了“抵垒政策”,凡是成功偷渡进入香港市区的民众,都可以成为合法香港居民,导致大量内地移民涌入香港。彼时香港与内地经济落差巨大,深圳河两岸收入相差80倍,既吸引了无数想凭双手赚取温饱的普通人,也吸引了大批梦想发财的悍匪巨盗。

这些悍匪按照他们的出道时间顺序和犯罪的巅峰期被划分为五代:

第一代:“过江龙”吴建东

第二代:“湖南虎”陈虎矩

第三代:“贼中王”叶继欢

第四代:“大富豪”张子强

第五代:“高佬雄”季炳雄

其中叶继欢、张子强和季炳雄又被称为香港“三大贼王”。这五代悍匪里我们比较熟悉的应该是张子强,因为他不仅绑架了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还索要了天价赎金,最后竟然还能全身而退,张子强也因此获得了“世纪悍匪”之称。我们熟悉的电影《追龙2》就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

香港的法律制度是跟随英美法系的,适用判例法。张子强每次犯案后都重金聘请大律师为他辩护脱罪。这些大律师不仅能给他翻案,甚至还能让警察局倒赔他800万,这些操作真是惊掉了我的下巴。但没有人可以一直走运。因为时代留给他的时间,以及给悍匪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1997年,一切都将终结于1997年。

香港回归后的前几个月,张子强仍然肆无忌惮的在香港犯罪。此时他还不知道他的末日已悄悄来临了。经过广东公安的反复侦查和严密部署,1998年1月25日张子强在珠海开往江门的外海大桥被抓捕,同年11月12日在内地受审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6.6亿元。12月6日,张子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从判决到行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彰显了中央打击黑恶势力的决心和态度。

张子强的下场并没有让第五代悍匪“高佬雄”季炳雄感受到危机,在回归后他仍然活跃了一段时间,但那时的他基本已是孤掌难鸣。他是历代悍匪中“职业生涯”最长的一个。2003年 ,香港警方在油麻地发现了他踪迹,随即调集特警围剿,终于将最后一位悍匪逮捕归案。季炳雄的归案,也正式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吴建东、陈虎矩、叶继欢、张子强、季炳雄,这五代贼王,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无数悍匪,纵横香港20年,自此全部谢幕退出历史舞台。借用《无间道》里的一句台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这篇文章将巨富的起家和悍匪的兴起穿插对比,梳理了香港四十年的风云巨变,也讲述了香港警匪电影的时代背景,非常精彩,值得一读。

香港的警匪片在电影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也是陪着我们80后度过了童年时代的。港片现在已经肉眼可见的没落了,《旺角卡门》里的江湖义气和兄弟情义也已经随着香港悍匪时代的结束成为了一种情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