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小秦氏那么精明,为什么不培养顾廷炜和她一起争爵位

作者|晨曦

配图来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作为一部大型古装家庭剧,里面形形色色的父母子女关系着实是一大看点。

其中,有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如同复制粘贴,例如林小娘和墨兰。

还有的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差别大得好像不是一家人,顾家三郎顾廷炜和他的亲生母亲小秦氏就是典型代表。

我在刷剧时经常看到弹幕上有人说:

“小秦氏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自己的儿子是个好人。”

“儿子的善良是对小秦氏最狠的报复。”

的确,剧中小秦氏和三郎截然不同的处世原则非常具有喜剧效果。

三郎被从刑部大牢放出来之后第一句话就是伤心大哥哥去世,之后则是感激二哥哥相助,而小秦氏一心只想着自家儿子。

两厢对比,高下立判。一个自私阴险的母亲和一个正直温和的儿子的形象形成了极强的反差。

后来小秦氏背后说顾廷烨坏话却被自家儿子怼,咬牙切齿地对三郎说:“你是我亲生的吗?”更加强了这种戏剧冲突感。

直到三郎的房子被烧之后,他终于愤而离家,决定彻底与母亲分道扬镳,观众看了也会觉得特别解气。

因此在这部剧中,即使小秦氏让人恨得牙痒痒,三郎作为小秦氏的亲生儿子却一点都不让人讨厌,反而因为天真善良圈了一大拨粉。

对于这一点,有人觉得小秦氏的立场是:

好好的孩子,怎么也教不坏,气都气死了。

但我认为,三郎会成长为这样一个阳光的少年根本不是偶然,而是前期的小秦氏有意培养的。

可能有人会说了,小秦氏这么有心机的人,怎么可能把儿子培养成傻白甜?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小秦氏这个人本身的特点入手。

小秦氏的确是剧中的反派人物担当,但她和一般的反派人物不太一样。

用顾廷烨的话说,小秦氏做人的第一方针,是既要借刀杀人,又贪图贤良的名声。

这样的一个人,做事不可能只考虑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忽略另一方面。

她没有从小培养三郎仇视顾廷烨,主动去争爵位,既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上有困难,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

而且按照小秦氏原本的计划,三郎确实不用参与进来就能轻松取胜。

01

借刀杀人

让我们先来看看小秦氏原本的计划。

早在小秦氏嫁给顾偃开之前,她就开始在大郎和顾家下人身边散布关于白氏的谣言了。

这时候她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有一个嫡子可以袭爵,她只是因为大姐姐的死,想要报复顾家,才故意在大郎和他继母之间制造矛盾。

后来小秦氏做了姐夫的填房,生下了三郎,便有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爵位的想法,并且想出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她把顾廷烨养成桀骜不驯的性子,再不断挑拨他们父子俩的关系,就是希望身体本就不好的顾偃开被顾廷烨气出个好歹,再以此为借口将顾廷烨逐出家门。

根据古代礼法,顾偃开去世后,由大郎先袭爵。等到大郎也去世了,老二顾廷烨又不在家,爵位顺理成章就会落到三郎头上。

在实施整个计划的过程中,小秦氏始终是在暗地里下功夫,明面上做好人,坏人都让大郎来当。

她之所以能把亲外甥变成最好的刀,就是因为从小给大郎灌输仇恨白氏和顾廷烨的思想,这样他陷害顾廷烨才会有主观的动力。

这个计策能成功的关键,是大郎的亲生母亲真的去世了,而且的确和白家多少有些关联,小秦氏正好可以借题发挥。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大郎虽然看出了小秦氏是拿他当靶子,可父亲当年放弃他的母亲迎娶白氏的事情仍然是他心里难以解开的心结。

他理智上明白顾廷烨是最合适的爵位继承人,但情感上始终无法接受,所以才会不断给顾廷烨使绊子,让小秦氏坐收渔翁之利。

那么同样的方法,用在三郎身上行不行呢?

恐怕很难。

因为小秦氏作为东昌侯府嫡女,给顾偃开做填房固然是受了委屈,但毕竟没有像姐姐那样丧命。

和大郎相比,三郎和顾廷烨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小秦氏和顾廷烨表面上又一直都是母慈子孝,顾廷烨对这个弟弟也非常好。

这种情况下,小秦氏就算想挑拨三郎去对付顾廷烨也没什么有力的理由。

由此可见,小秦氏是否要培养三郎争爵位不是她的主观想法能够决定的,还要看三郎会不会听她的。

而如果她从头到尾都不让三郎参与,她的计划也能进展顺利,三郎最后照样能继承爵位。

既然如此,小秦氏为什么要做一件不一定会成功而且在当时看来没有必要的事情呢?

而且按照剧情,如果顾廷烨离开京城之后不是凑巧救了赵宗全父子,又受了明兰点拨去参军,小秦氏的计划就已经成功了。

02

维护名声

小秦氏不让三郎参与兄弟内斗,除了大郎这把刀确实比三郎更好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于维护自己名声的需要。

众所周知,后妈本来就难当,更何况是在顾家这种极其特殊的家庭。

顾家有三个儿子,全都是嫡子,生母却各不相同,如今只有她的儿子有生母照拂。

就算三个儿子和平共处,她也会时刻被人怀疑有让自己儿子继承爵位的心思。

她必须表现得比旁人温柔贤淑百倍,才能勉强得到一些好评。

如果她再放任自己的儿子和顾廷烨明争暗斗,势必会遭人诟病。

顾偃开作为顾家的当家人,三个儿子的父亲,他就算再偏向原配所生的儿子,一旦涉及到爵位继承的问题,也一定是极为谨慎的。

要是小秦氏在他面前表现出一点野心,顾偃开绝对不可能由着她迫害自己的儿子。

因此,小秦氏千辛万苦博来贤德的名声,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是为了取得府里上上下下的信任,尤其是顾偃开和顾廷烨的信任。

这么多年来,她在人前只夸顾廷烨,却从来不说自己儿子一句好话,除了为了捧杀顾廷烨,也是为了假装对爵位真的没有想法。

与此相对应,三郎表现得越无欲无求,和两个哥哥的关系越亲近,就越能证明她的贤德是真的,顾廷烨也才会对她没有防备。

要实现这个效果,小秦氏就不可能从小教育三郎去争爵位。

因为成年人可以演戏,小孩子做事全凭真情实感。

三郎从小到大一直都崇拜二哥哥,也相信二哥哥最疼他,就是小秦氏刻意制造的结果。

当年顾廷烨从扬州回来,小秦氏去码头等他时把三郎也带上了,说明她明显是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和顾廷烨多接触的。

从这个角度看,三郎和顾廷烨关系最好并不是偶然,甚至很有可能是小秦氏原本计划中的一部分。

03

保护儿子

说完了利益与算计的部分,该从小秦氏作为一个母亲的情感角度做另一个层次的分析了。

同样是出身豪门大族,小秦氏自然清楚贵族子弟们的内部斗争会有多惨烈。

如果真的让三郎也参与到爵位之战中,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但兄弟相争中受到伤害是在所难免的。

小秦氏对顾偃开,对顾家都怀有满腔怨恨,怨恨和不甘的火焰让她宁可把自己豁出去,也不愿意无声无息地埋葬在这个院子里。

可是她从来也没想过把儿子也豁出去。

如果天平的一端只有她自己,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在另一端加上任何砝码,只要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

可当她的儿子也站在天平上时,她不可避免地要瞻前顾后。

她是很想让儿子继承爵位,但如果儿子在争斗中遭遇任何意外,那她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虽然在顾廷烨成为朝廷新贵,大郎又因病离世之后,小秦氏确实不止一次对三郎的胸无大志表示嫌弃。

但即使这样,小秦氏也没有逼迫三郎去做什么伤害顾廷烨的事,仅仅是在他面前表示自己还会和顾廷烨斗下去而已。

除此之外,就是叮嘱三郎好好读书,不要再惹事,为将来继承爵位做准备。

三郎听不进去,她就毫无办法了。

这样看来,从始至终小秦氏都不想让儿子真的和顾廷烨结仇,这样万一最后失败了还能留个后路。

后来顾廷烨派人烧了三郎的房子时小秦氏特别愤怒和后怕,也因此彻底失去了理智,不顾一切地要搬到顾廷烨。

她知道如果三郎参与到争斗中就会发生这样的事,她一直没有让三郎参与进来就是不想让她和顾廷烨之间的战火烧到自家儿子身上。

此外,三郎的娘子站在烧毁的房屋前对小秦氏说的话也值得深思。

小秦氏的确没有问过三郎想不想要这个爵位,但她作为母亲,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受到任何伤害是最真实的本能。

最后一战中,她知道自己大势已去,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保护儿子。

她从前让三郎和顾廷烨搞好关系,也在这时发挥了作用。

她知道只要有顾廷烨在,三郎不仅能从枯井中获救,往后余生也不用担心没人照应。

小秦氏用最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她一直给儿子留着转圜的机会。

从三郎的角度看,小秦氏或许不是最好的母亲,因为她曾经为他营造了一个虚假的幻境,又亲手戳破了它。

但是从小秦氏的角度看,儿子想要的家庭和睦,是她最无法给出的东西。

她只能拼尽全力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交到儿子手上。

当她在火光中说出“我要活回我自己”时,一定是觉得,自己对这个儿子,称得上问心无愧了。

只是我每次看到大结局,总能从祠堂里的三郎的背影中感受到一丝落寞和悲伤。

烧毁的祠堂已修葺一新,顾盛两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可他却只能站在盛家众人的最外围。

《知否》的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可这个一直被母亲蒙在鼓里,又亲眼目睹了自己从童年开始建立起的世界轰然倒塌的孩子,又要花多久,才能完成自己世界的重建呢?

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作者】:晨曦,品影视经典,写人间烟火,过自在生活。看更多精彩剧评请关注公众号:晨曦休闲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