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董卿的央视春晚不被看好,主持阵容应该如何调整?

文丨希希

春晚可以说是一代人对于春节的记忆,是晚会舞台上的精彩节目、是主持舞台上的妙语连珠,一年的辛苦伴随着春节的告终而结束,在主持人的倒计时中,所有观众一同迎接全新一年的到来。

只是这样一场具备仪式感的晚会,市场口碑以及收视率正在不断下滑,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观众不再热衷于观看春晚?是节目自身质量的下滑还是观众喜好的调整呢?

综合来看,导致春晚收视率不理想的原因并非某个问题,而是多个问题同时出现下所形成的不利局面,包括但不限于:节目编排呈现不够精彩、主持人业务水平出现下滑以及观众观看节目选择项增加等。

有关于节目呈现不被看好这一点,更大原因是由于观众审美不同,也就是说无论制作方如何调整,市场总是会出现质疑的声音。

观众可选择观看节目增多也是春晚制作方无法左右的一点,针对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央视也没花费太多精力进行调整。

对比来看,市场对于主持人选择的不满显得更容易解决一些,一方面是主持人的业务水平高低对比明显,央视可以根据市场观众的口碑“对症下药”,另外一方面则是央视在主持人的调整上拥有更多选择方向。

基于此,央视可以在保证大框架不改变的情况下,不断调整年轻主持人的人选,以此来判断观众更喜欢哪一位主持人。

从时间线来看,央视春晚口碑出现下滑是从董卿的离开开始,当这位门面主持人淡出春晚舞台之后,市场观众的质疑声音开始越来越多,其中不少质疑是针对李思思产生。

李思思何许人也?顶替董卿主持春晚的年轻主持人,从观众对其不满也能够判断董卿对于春晚舞台的重要性。

只是董卿离开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央视所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观众重新接受春晚,重新接受春晚舞台上的主持人,换句话说就是谁能够接替董卿的主持位置。

就结果来看,李思思显然并非正确选择,这是因为在市场口碑始终不见回暖的情况下,央视开始将机会给予其他年轻主持人,而李思思在央视主持阵容中的存在感不断下滑,距离春晚舞台也开始渐行渐远。

从央视的角度出发,弃用李思思不代表放弃年轻主持人的选择,而从春晚以及其他晚会主持阵容安排来看,央视依然在沿用门面主持人搭档年轻主持人的选择。

唯一变化的就是年轻主持人的具体人选,从李思思变为了龙洋、马凡舒、王嘉宁等人。

不得不说央视在年轻主持人的储备方面足够出彩,这才让其在晚会制作上拥有更多选择权,而不是将所有资源“押宝”在一位主持人身上,更加有利于阵容的整体性进步。

新面孔的出现赋予阵容不同的合作呈现效果,也让观众对于晚会的呈现眼前一亮,对比来看,整个阵容的大框架其实并未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

未来央视也将延续这个方向进行主持人阵容调整,或许观众会看到更多新面孔登台主持,或许龙洋、王嘉宁等人自此成为所谓的门面主持人。

而通过市场口碑来判断央视主持阵容的调整,相较于部分对于李思思不满的声音,观众反倒认可龙洋、王嘉宁的主持表现,真的是纯粹业务能力上的差距吗?其实更多是观众缘的差别体现。

只是作为面对镜头工作的人员,观众缘本身就是业务能力的一种呈现,也就是说主持人其实也是一个需要看观众脸色吃饭的职业。

有观众缘同时具备业务能力的主持人事业发展自然出彩,董卿、任鲁豫等人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这些门面也是年轻人需要学习的榜样。

-【全文结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