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年只看一部动画片,就选它吧

前不久揭晓的第48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LAFCA)中,一部12月9日才刚上线Netflix的动画电影杀出重围,勇夺最佳动画奖。它就是《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以下简称《匹诺曹》)。

截至目前,这部电影豆瓣7.9分、IMDb7.8分,进入颁奖季以来,已获得12个奖项、42个提名。随着金球奖、动画安妮奖、工会奖、其他影评人协会奖的陆续揭晓,本片的奖项数量一定会进一步提升。

迪士尼收购皮克斯后,近几年各大电影奖项里的“最佳动画”呈现出被其垄断的态势。以奥斯卡的“最佳动画奖”为例,近十年仅有一部索尼出品的《蜘蛛侠:平行宇宙》成功抢走奖杯,其他悉数落进迪士尼的口袋。

今年迪士尼和皮克斯罕见地同时疲软。迪士尼自家制作的《奇异世界》和皮克斯制作的《光年正传》,均遭遇了罕见的滑铁卢。唯一口碑还行的,是被迪士尼“流放”到自家流媒体Disney+的皮克斯动画《青春变形记》。

没了迪士尼的强势阻拦,《匹诺曹》很可能凭借定格动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超高人气,杀出一条黑马之路,再次打破迪士尼在颁奖季对各大最佳动画长片奖项的垄断。

本片中文译名之所以那么繁琐,是因为其英文名就是繁琐的“Guillermo del Toro's Pinocchio”。卡洛·科洛迪于1880年发表的原著童话已经在全球流行过百年,各种改编影视作品近十部。本片最大的不同,正是源自编、导、制、演、配全能的吉尔莫·德尔·托罗。

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擅长魔幻现实主义的“怪才”导演。他的代表作《潘神的迷宫》以黑色调的油画质感协调了魔幻王国历险和反法西斯斗争,让观众通过小女孩的童真视角,在现实和超现实两种不同邪恶之间游走;《水形物语》更是讲述了1963年美国冷战时期,在实验室做底层工作的哑女艾丽莎和一条供实验用的人鱼之间,产生的奇异爱情。

先营造真实存在过可又离观众很遥远的年代感,然后在这层现实色彩之上填充超现实的怪物与怪事、奇情与奇境。吉尔莫·德尔·托罗正是凭借这种异于常人的脑洞,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视听神经,颠覆着人们的观影体验。

新作《匹诺曹》毫无意外地被他改编成了一款“黑色童话”。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墨索里尼为了巩固对整个国家的控制,正在“从娃娃抓起”,法西斯主义处于蓄势待发阶段。

这个时代背景,是为了配合托罗导演对原著价值观的翻转。在科洛迪的原版童话中,匹诺曹每次不听话就会受到惩罚,说谎鼻子变长更是让他无处可藏,最终他学会了按大人说的去做。

托罗对原著展开的是逆向思维,“我认为这是对成人世界的恐惧。你被灌输的成人世界价值观,有些会被证明是错的。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感受。孩子们被成年人呼来喝去,这很不公平。我想塑造一个不听话的匹诺曹,把不听话变成一种美德。我觉得所有驯化过程都令人生畏,让人恐惧。”

于是我们看到本片里匹诺曹所遇到的两位大人:一位是纳粹执政官,见到木偶拥有了生命,就要求他按照规定去上学,后来发现匹诺曹有死后复生的“外挂”,就强迫他参军上战场。另一位是马戏团老板,见到匹诺曹能唱能跳,便和他签了经纪合约,将他捧红后当作摇钱树。

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个大人的话充满了谬论和欺骗,小孩子是听不得的啊!匹诺曹死后可以复生,错信了大人可以重来。那现实中的小孩呢?

于是,本片的成长话题,相较于一般的合家欢影片就更为复杂了。匹诺曹的“成人”之路,不仅要获得人们对其身份的认同,还有对其人格的认可。有的大人可能会认同孩子“活着”的身份,却并不认可孩子作为“人”的生命价值。他们认可的价值,是能打仗或能赚钱。

真正能在人格上认可匹诺曹的,有三个“人”——匹诺曹的“爸爸”,住在匹诺曹心口树洞里的蟋蟀,以及作为马戏团老板助理的一只丑八怪猴子。

“爸爸”虽然用松木制作了匹诺曹,但其本意是让他替代自己被飞机炸死的儿子。于是,“爸爸”对匹诺曹的认可经历了最为复杂的过程:不认可——尝试将其视作儿子——发现其无法代替儿子——分离后的思念——将其认可为独立的孩子。

蟋蟀对匹诺曹的认可过程,是本来将其视作使用意义上的家,后来认可其为家人。丑猴子对匹诺曹的认可过程,是本来将其视作竞争对手,后来认可了他的善良和勇敢。

由此可见,在托罗这里,认同身份和认可人格,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托罗的电影虽然总是暗黑风、主题深,但总能夹杂一些浪漫气质。他是个有童心的人,因此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营造一些老少咸宜的趣味段落。比如人们熟知的匹诺曹说谎鼻子变长的设定,虽然不是本片的故事内核,却被用作了危机的解决方案。结尾处匹诺曹守望着三个墓碑的画面,更是令人十分感动。

影迷们偏爱这部电影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托罗首次执导动画片,就选择了近几年有些“消失”的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拍摄再连续放映,来产生活动的画面。常用于制作角色场景道具的工艺有粘土、木头、麻布、纸壳等。这种动画形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甚至比手绘动画更古老。我国早在1955年,就诞生过经典作品《神笔马良》。

纵览影史中的经典定格动画,大家会发现一个最大的规律——时长都偏短。这是因为定格动画每一分钟画面,都需要上千张照片填补,每增加一秒钟时长,就会增加一大笔时间和资金预算。正因如此,很多定格动画的故事讲述极为凝练,而且通常不太依赖台词,只靠画面快速击中人心。

很多作者风格鲜明的大导演,都特别喜欢偶尔拍拍定格动画,比如:蒂姆·波顿(代表作《剪刀手爱德华》)、韦斯·安德森(代表作《布达佩斯大饭店》)、查理·考夫曼(代表作《傀儡人生》)等人。如今,同样作者风格鲜明的吉尔莫·德尔·托罗也加入其中。

如果《匹诺曹》能一直黑马到明年的奥斯卡,没准儿就会有更多的名导跃跃欲试地要去玩泥巴或削木头了。

【文/满囤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