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2》全网黑,真的大崩盘?

文丨吴泽源


相信国内影迷会对侦探推理系列《利刃出鞘》的第一集有特殊印象。毕竟它是新冠大规模爆发前,最后几部在院线上映的好莱坞电影之一。

如今三年防疫结束,但新出炉的《利刃出鞘》第二集,也成了无缘进入院线的网飞制作,两相比较,不禁让人感慨世事难料。

《利刃出鞘2》(2022)


从好莱坞片场出品到网飞出品,为《利刃出鞘》系列带来的变化非常大。首先可见的就是群戏卡司的分量降级。

与众多实力派演员(克里斯托弗·普拉默、杰米·李·柯蒂斯、托尼·柯莱特、迈克尔·珊农)扎堆的首集相比,《利刃出鞘2》依然不乏星光,但多数是以客串形式出现:伊桑·霍克、休·格兰特、囧瑟夫等明星的戏份只有几个镜头甚至声优级别。

传奇运动员贾巴尔和小威廉姆斯,音乐家马友友,音乐剧大师桑德海姆的客串,同样对剧情走向没有实质影响。

相比明星为故事带来的助益,网飞更看重的显然是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带来的流量转化率。

而就故事本身而言,《利刃出鞘2》也不及前一集那般复杂精妙。第一集的换药迷局和遗产争夺战,对叙事和群像的呈现都完成度极高。

而第二集的故事就潦草了很多,虽然编剧兼导演莱恩·约翰逊可以找借口说:这是因为凶手的阴谋本身就不够高明。但从故事叙述的方式来看,编导也根本没想让观众真正参与到解谜游戏中。

《利刃出鞘》讲的是一个《无人生还》式的故事:亿万富翁迈尔斯(爱德华·诺顿饰)邀请几位多年老友来到他居住的希腊小岛,进行为期一整个周末的剧本杀游戏——「谁杀了迈尔斯」。

但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不仅仅是游戏。几位老友身上都有把柄被迈尔斯掌握,他们都有杀掉迈尔斯的实际动机。同样来到小岛的大侦探布兰克(丹尼尔·克雷格饰),则在一旁观察事态发展。

然而直到影片进行过半,莱恩·约翰逊才向观众交代了故事的全部信息:来到岛上的五位老友中,有一位其实已经在之前死去,此次替其前来的另有其人,而真正需要解开的谜题,也就此不再是谁会杀掉迈尔斯,而是谁在之前杀掉了这位本来不该出现在岛上的来客。

在编剧与观众信息差如此巨大的前提下,所谓的推理游戏,根本就无从开始。更何况编导又在对具体细节的呈现方面设置了障碍:譬如主人公之一杜克(戴夫·巴蒂斯塔饰)在影片前半段的对话中曾提到自己差点被迈尔斯开车撞到。

然而到了影片接近结尾处揭示真相的闪回中,这段对话就演变成了他说自己「差点在安迪家附近被迈尔斯撞到」。几字之差,却达到了作弊般叙事效果。

而《利刃出鞘2》在选角方面,同样要面对推理电影避不开的无解困境。出于凶手角色对演技的要求,你不可能挑一个无名小卒来扮演他或她,因为这样根本镇不住场子。

但挑选明星饰演凶手,又过于顺理成章以至于容易被提前猜到。在《利刃出鞘2》卡司降级的局面下,如此的问题也就更显突出:很多人甚至在卡司公布的那一刻就猜出凶手了。

而我们也很容易猜出谁不是凶手。在当下好莱坞的意识形态语境下,在种族与性向方面身为少数群体的角色,被揭示为凶手的可能性极低。

第一部《利刃出鞘》中由安娜·德·阿玛斯饰演的拉美裔护工,便是整个故事中除侦探和受害人之外唯一具有良心的人。

在《利刃出鞘2》里,当被迈尔斯逐出董事会的黑人女性企业家安迪(加奈儿·梦奈饰)出现时,我们也能十拿九稳地确定她不是最后真凶,甚至当她中弹时,我们也可以料到她会「死而复生」。

但也许对《利刃出鞘》系列抱有对推理故事的期待,本身就是我们的错。第一部虽然故事更精妙,但其内核却是揭示一位拉美裔移民在美国白人家庭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第二部内核也同样如此:由爱德华·诺顿、戴夫·巴蒂斯塔、凯特·哈德森们组成的小团体自称自己是「破坏者联盟」,但他们只不过是抱有陈旧政治观念的社会特权阶级代表。

巴蒂斯塔饰演的健身网红满嘴男权言论,哈德森饰演的带货名模把无知当做真性情,甚至不知道「血汗工厂」(sweatshop)的含义并非生产棉裤(sweat-shorts)的工厂。

而诺顿的角色迈尔斯则在明知这些朋友有政治污点的前提下继续支持他们,自己也试图推广安全性极低的氢能源以沽名钓誉。

他的人傻钱多在片中被极尽讽刺:请来艺术家Banksy设计完全不实用的码头,雇佣大作家吉莉安·弗林撰写三流水平的剧本杀脚本,花钱让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创作整点报时的「咚」声……这些报菜名环节,的确为全片增添了趣味性。

至于片中真正的「破坏者」是谁,编导其实也给出了明确答案。迈尔斯在故事前半段曾发表虚张声势的演说:「我们是破坏者,因为我们懂得同样的道理:不仅仅要勇于爆破世人都厌倦的东西,还要有勇气进一步打破社会的秩序,即便这会让许多人难以下咽。」

而在影片高潮环节,实践这一理论的不是特权团体,而是试图瓦解其特权的少数族群复仇者。

安迪通过对迈尔斯豪宅的破坏,唤起了几位特权寄生者的勇气,使他们成功倒戈。这也揭示了《利刃出鞘2》的真正核心:一出关于当下美国种族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寓言。

它虽然直白,却也在理:面对手握海量资源的特权阶级,用合乎规矩和法律的温良恭俭让手段不可能奏效,毕竟对规则的解释权,从来不在下位者手中。只有更激进、更具震慑力的手段,才能警醒世人,倒逼社会产生实质性改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