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女人说不行

对于战争电影来说,我们所常见的三个主题无外乎“越南,中东,犹太人”。这些是好莱坞叙事主体,同时也是战争电影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的主流价值观。甚至一度成为了战争电影中的政治正确。然而任何一个电影类型在表达上并不仅仅是千篇一律的。当它将千篇一律的表达当作是唯一正确的主题的时候,那么距离这个电影类型走向消亡也就不远了。



因此,本着这个意思,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影片《女人韵事》。本片是一部法国电影,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法国人的战争视角中,究竟要不要延续上述主题,或者说开辟出来了一个新的主题。



《女人韵事》讲述的是一个因为丈夫参加二战而生活上陷入窘困的女人,因为女人还要带着孩子且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不得不节衣缩食的生活着,且没有看到任何未来的消息。偶然一个机会,女人发现了一件事情可以使得自己的生活发生转机,那就是帮助那些怀孕的女人堕胎。二战时候的法国是禁止堕胎的,但是那些怀孕的女人们愿意将自己的孩子留下来的却很少。于是,女人迎来了“商机”。



接连成功之下是女人获得一定的经济地位的开端,此时此刻,丈夫从战场上回来了,然而女人早已经不是之前的唯唯诺诺以丈夫马首是瞻的弱女子了。她开始变得强势,心中的独立意识愈演愈烈。最终她出轨了。出轨后的女人继续着自己的职业,且源源不断地获得更多的金钱,而这一切却被丈夫撞破了。



恼羞成怒的丈夫并没有马上揭穿妻子,而是选择了举报这一行径。女人被带走,且被判处了死刑,在狱中,她一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情。因为法国近代史上还没有判处女人死刑的先例,然而判决结果下来之后,女人依旧失去了生命。之前在狱中的女人深思过,战争是将长大后的生命摧毁,自己不过是将未出世的孩子赶走,远远比不上战争的残酷,为什么自己要被抓进监狱呢?然而这个问题到死也没有被回答。



《女人韵事》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跟观众讨论,战争的本质是什么?同时也讨论了在二战时候的法国社会弥漫着一种什么样的病态情绪。女人是一个弱女子,然而在冰冷的生活面前却不得不通过另类的方式生存下去。而从战场上回来的男人本该撑起生活的一片天,但实际上却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累赘。



全片为什么要这么设定,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的法国社会状况究竟是一幅什么模样。在德军得到推进过程中,法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就选择了投降,而这对于法国人民的震撼确实是很大,因为投降了,法国人得以苟延残喘,但是整个国家的血性就被活生生的夺走了,而这个国家的男人就被生生地阉割了。被阉割了的男人并不完整,因此,本片所呈现出来的男性角色基本上都是不完整的。而女性在这个时候才能迅速崛起,并成为社会的主干力量。



本片中的丈夫需要依赖于妻子才能更好的生存,即使是妻子的情人对于妻子也是一种依附。这在无意之间提升了妻子的社会地位,而这种社会地位的提升的基点,表面上来看是妻子获得了一定的金钱收入,实际上则是取决于女性在这个国家还算是正常的,因为男性已经被阉割了,这个国家已经被阉割了。



这个时候战争的本质以及虚伪一面就表露无疑了。女人所做的事情跟战争没有太大区别,甚至于相比之下,女人的行径远远比不上战争的残酷。然而法国当时的伪政权却并不愿意听从一个女人的辩解,并不愿意直视自己在战争中的怯弱,反而是对于这个女人使用了超过以往的刑罚。这一点义正词严是超越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的。



如果说法国的伪政权能在战场上也有着这样的血性,那么德军即使是占领了巴黎,也没有办法让法国彻底的投降。对完软弱的人一定会将自己强硬的一面留在家里,这一点女人的丈夫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女人所在的国家的伪政权更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们往往不需要对于外在的战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对于内在的社会稳态,他们则是过分的关心。



如果说堕胎是一种扼杀生命的方式,那么战争则是这种方式的最残酷的延续,堕胎扼杀的是未出生的生命,而战争摧残的是一个已经完成了性格塑造,能力养成的真正的男性。如果进行投入产出比划分的话,那么战争扼杀的生命远比堕胎付出的代价要多得多?



然而现实呢?战争中的那些逝去的生命们并没有影响后方伪政权们的生活,而仅仅进行了堕胎之后的人却被冠以一个前所未有的罪名来处死。这是一幅荒诞的景象,同时也是对于战争最强有力的控诉。当时的法国伪政权之下,究竟孕育出来了一个怎样的灵魂?傀儡也能跟你谈人性?


……

你好,再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