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步伟:婚姻中,一个女子最幸福的状态|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文 | 晨夕 ·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在中国历史上,民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虽然短暂却很耀眼,期间更是产生了许多奇女子,譬如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等等。

这些女子都有一个共性,她们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哪怕身处乱世,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在浩瀚的历史上,留下惊鸿的一撇。

其实,在世人的印象里,民国女子多命运不济,她们有人情路坎坷,有人命运波折,而造就她们人生悲剧的,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当然,更多也是源于她们自己的性格。

但有这样一个女子,她虽然名气不如林徽因等人,但也绝非等闲之辈,她23岁即担任崇实女子中学的校长,后又成为中国第一位西医女博士,还和同学合办了森仁医院。

事业有成的她,在人海茫茫中,还遇到了那个牵手一生的爱人,他们跨越山河,跨越岁月,彼此恩爱60年有余。

她就是清华四导师之一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

如果世上真有圆满的人生,那就是杨步伟的模样,当然这圆满的背后,离不开她的苦心经营。

杨步伟是真正的名门之后,她的曾祖父和曾国藩是同年进士,祖父杨仁山则在曾国藩处从军,父亲杨自超则做过广东扶台总账房和海宁盐务知事。

和所有名门千金一样,杨步伟7岁开始进私塾,起头读《三字经》,又加读《女儿红》,她自幼聪慧,背书很快,但不求甚解。

按常理说,出身名门,又自幼熟读诗书,杨步伟一定是规规矩矩的大家闺秀,但她的性格,却让人大跌眼镜。

父亲说她书法不好,让她勤加练习,但她不听话,从不肯在字上下功夫,启蒙老师说,孔子曰:“割不正不食”,她却公然批判道:“他只吃方块肉,那谁吃他剩下的零零碎碎的边边呢。”

而且她比男子还要淘气,别人想干不敢干的事,只要一说,她就去干,因此,家人都叫她“搅人精”。

这种略带“反叛”的性格,也注定杨步伟的未来,会与众不同,别人的一生,是一眼可见,她的人生却有无数种可能。

杨步伟长到如花似玉的年龄时,新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大户人家的女子纷纷走进学堂,接受新式教育,16岁那年,杨步伟被父亲送到了南京旅行学堂读书。

在入学考试上,她同样语不惊人死不休,当时的题目是“女子读书之益”,她竟然写道:“女子者,国之母也。”

虽然当时封建王朝已土崩瓦解,但依旧是相对闭塞的年代,她的言论大胆、无惧、豪放,让人刮目相看。

杨步伟的大胆不仅仅在纸上,也在生活上,19岁那年,她自作主张退掉婚约。

她一没有扭捏,二没有求助于人,而是自己大大方方地写了一封退婚信,信上大概意思是:“我怕日后不能讨公公婆婆欢心,反而让家父家母没面子,不如现在退婚,省的将来双方懊悔。”

不过,杨步伟的退婚信却遭到了父亲的谴责,甚至扬言要处死她,但她依旧没有屈服,最终在祖父的支持下成功退婚,换回自由人生。

其实,父亲不过是希望她有一个稳定的人生,但于杨步伟而言,没有爱的婚姻就是坟墓,她宁愿单身也绝不将就,正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日后的杨步伟才会拥有令人羡慕的爱情,

诚如武志红所说:“忠于自己的内心,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

即便放到现在,杨步伟的人生观,也是值得宣扬和效仿的,她敢于冲破封建思想,敢于反叛父权,这种看似叛逆实则独立的人生理念,才是她最终通往幸福的天梯。

旅行学校毕业后,杨步伟被邀请去做“崇实女子学校”的校长,虽然一天老师都没当过,但胆大的杨步伟一口应承下来,当时,她年仅23岁。

杨步伟虽然是女子,但论理想抱负她丝毫不逊色于热血男儿,当了几年校长后,她又远渡日本去学医。

31岁那年,杨步伟如愿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医学女博士。

不料,毕业后的杨步伟却惨遭家庭变故,父亲不幸病逝,家里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无丝毫经济来源的弟弟和弟媳,杨步伟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面对等着她养活的一家人,杨步伟擦干眼泪,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回国后,杨步伟和同学合伙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医院“森仁医院”,开我国西医妇产科医生和女性医院院长的先河。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杨步伟就如此,面对命运的变故,她没有萎靡不振,也没有怨声载道,而是选择了坚强,这样的女子,怎能让人不敬佩。

事业渐入正轨的杨步伟,还在一次饭局上,收获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情,对方是留美回来的赵元任。

初次相遇,杨步伟对赵元任没有产生爱意,但赵元任却一眼看中了眼前这位即个性又新潮的女子,此后赵元任就成了森仁医院的常客,想方设法地接近杨步伟。

其实,杨步伟是“不婚”主义者,面对赵元任的追求她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架不住赵元任的软磨硬泡,最终两个优秀的人走在了一起。

相爱不久后,俩人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他们的婚礼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原因是:太过简单。

他们没有大办宴席,也没有宴请宾客,只是跑到定情的地方拍了几张合照,给亲友们发了一份只收祝福不收礼金的通知,然后就跑到外面租了个小房子,邀请了几位好友,自己动手抄了几个菜,就完成了结婚大事。

简单、新潮、和封建礼仪相悖,这样的婚礼在当时来看,可以说是惊世之举了。

胡适就非常羡慕他们的创新,在日记中写道:这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上,最简单又最近理想的结婚式。

那时结婚,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谁不是八抬大轿娶过门的,但杨步伟不需要靠这些外在的东西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因为她有掌控人生和命运的能力。

梁文道说:“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懂得东西,这很重要。”

杨步伟就是这样的女人,她当得了校长,办得了医院,她结婚不是为了寻找依靠,只是遇到了两情相悦的那个人,所以她敢和封建礼仪做斗争,办一场自己心中的理想婚礼。

任何时代,独立自信的女人都会散发耀眼的光芒,她们无惧外界的流言蜚语,更不会为了世人的眼光而委屈自己,这样的女子,更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婚后,杨步伟先后生了四个女儿,为了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甘愿放弃自己忠爱的医学事业,回归家庭。

为了成全另一半的事业,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当时,似乎是女性难以逃开的传统,即便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许多优秀的女性,为了家庭不得不撤出职场。

有些女性即便回归家庭,也有能力将日子经营的风生水起,但也有不少女子,在柴米油盐的消耗中,会放弃自我成长,最终成为家庭的附属品。

在杨步伟生活的年代,一旦迈入婚姻,家就成了自己的全部,但杨步伟又一次让世人看到她的与众不同。

虽然有丈夫和四个孩子需要照顾,但她依然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她的生活一路保持着丰富多彩和彩虹般的绚烂。

因为喜欢烹饪,在清华期间,杨步伟邀请了几位教授的太太一起,在清华园外办起了饭馆,饭馆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小桥流水三间屋,食社春风满座人。

风雅别致,让人心向往之。

杨步伟真是将自己的爱好发挥到了极致,不但开饭馆,到了美国她还出版了《中华食谱》,这本书一经出版,就火爆欧美,销量惊人,先后再版十二次。

杨步伟,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除了研究烹饪外,她还利用闲暇之余写写散文,先后出版了《一个女人的自传》、《杂记赵家》等书。

当别人在婚姻中虚度光阴,让自己一天天失去光泽时,杨步伟却将生活经营的精彩纷呈,她既是贤妻良母,自始至终也没有放弃做自己。

在和赵元任的这段婚姻中,杨步伟一直保持着势均力敌的姿态,丈夫精通8国外语,33种汉语方言,杨步伟也丝毫不落后,她制定了日程表,今天说上海话,明天说四川话,他们之间的对话,可以说是妙趣横生。

正因为有了杨步伟这个坚强的后盾,赵元任才会将精力都放到事业上,并先后完成了多部学术著作。

杨步伟的付出,也得到了赵元任的尊重,赵元任变着法地夸赞自己的妻子,他说:“她(杨步伟)既是我的内务部长,又是我的外交部长。”

所以在别人经历婚姻危机和人生困惑时,杨步伟却和赵元任甜蜜相守半个世纪,甚至80岁时,他们还来了一场自驾游。

试想,若没有杨步伟的聪慧和应对生活的能力,这段婚姻未必能如此美满,好的夫妻关系是共修的,杨步伟深谙这个道理,所以她会不断地充盈自己,不会让自己成为没有思想的躯壳。

而杨步伟的生活经历也告诉所有人:

在纷纷扰扰的人世间,唯有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才会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才不会在婚姻中迷失自己。

1981年3月,杨步伟在美国病逝,享年92岁。

杨步伟走后,相守半个世纪的爱人,悲痛异常,他给朋友写信说:韵卿去世,一时精神混乱,借住小女汝兰处,暂不愿回柏克菜,今后再也不能说回家了。

她在,哪里都是家,她不在,天下之大却无家可归,这样的爱情令人动容。

我们常说,人生难得圆满,杨步伟的人生也会有缺憾,但她接近完美。

生于旧时代的她,没有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脚下的每一步都是她自己走出来的,她退婚、创业,办饭馆、出书,自己选择爱人,自己举办婚礼,这些在外人看来极不可思议的事情,却被她一一做遍。

杨步伟是名副其实的大女人,她独立、自信,但在大女人之外,她还保留了小女人的情趣和细腻,可刚可柔的她,怎会不幸福呢。

如果你正深陷泥沼,对生活极度迷茫,不如读读杨步伟的故事,她的独立和婚姻相处之道,或许会给你带来启发。

独立却不争强好胜,爱人却不丢失自己,这才是一个女子最高级的状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