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为什么我们不快乐?”

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二日

·

今日配乐《我很快乐》

迎到网易云音乐

关注@共青团中央

收听更多团团推荐的歌

1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说:

“既然我们的快乐都来自于多巴胺,那为什么大脑不会进化成‘自动分泌多巴胺’的模式呢?”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喜欢做一件事情,觉得它有价值,无非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分泌了多巴胺,从而给予我们快乐和满足感。

同样,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点甜食,有助于改善情绪,原因同样在于多巴胺 —— 它激活了你的奖赏系统,唤醒了你的动力。

那为什么大脑不能时时刻刻都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每时每刻都处于“快乐”的状态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多巴胺本身,而是多巴胺的变化。

2

这个理论,就是 1997 年 Schultz 等人提出的“奖赏预测误差假说”(Reward prediction error hypothesis)。

这个假说优美而简洁,它揭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结论:多巴胺实际起作用的,并不是实际奖赏,而是实际奖赏与预期奖赏之间的“期望差”。

与其说多巴胺标记的是“快乐”,其实不如说,它标记的是“惊喜”,也就是超出预期的奖励和刺激。

所以,我们会说:在人际交往里面,如果一个人长期对另一个人特别好,那么久而久之,这种好就会成为一个常态,对方是感受不到的。

反而,这种好一旦下降了,这种“变化”就会被对方觉察到,从而产生负面的感受。

所以,很多时候,快乐是什么?并不是“我得到了什么”,而是这么一条公式:快乐=(你所得到的-你所期望的)/期望

拥有越多,期望越多,你就越容易索求更多,越加患得患失。同样,你所注意到的,更可能是“失去”,而不是“获得”。

3

回到前面的分析。

当你第二次开始做这件事情时,你大脑中的多巴胺浓度,从1变成了20,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你会发现:从1到20,同样是一个变化,同样产生了“期望差”。

根据前面的内容,有期望差,就存在奖赏。这也就是说:我们第二次做这件事情时,其实已经相当于提前“预支”一部分奖赏了。

那么,预支的这部分奖赏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它会提高你维持、推动这个过程的动机,让你有更强的动力去把它做完,来获取到剩下的80的奖励。

这其实就是“动力”的来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驱”。

自驱力来源于什么呢?一是意外的惊喜,它起到了定向的作用;二是预支的奖赏,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强有力的驱动力。

所以,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有些人会把“丧”经常挂在嘴边?

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太过单调,太过一成不变,每一天几乎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都在重复自己过往的模式,缺乏意外和惊喜,也缺乏能够吸引你为之奋斗的目标 。

而另一方面,整个大环境,又往往充满不确定性。每当我们想尝试一些改变,想踏出一步时,就很容易迷失在这种不确定性之中。

这就导致了,这个自驱的回路,哪怕能转动,也很难持续地运转下去,不断强化你的探索动力。

4

但这并没有抹除我们获得快乐的途径。

为什么说希望至美?因为,希望的本质是什么,是可能性。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始终相信“会有好事发生”,始终知道有那么一些路径,是可以尝试的,可以带给你“惊喜”的 ——这才是最令我们心驰神往的。

但大脑又有一个根本的需求:追求稳定。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稳定和不稳定,是大脑一对最根本、最永恒的矛盾。大脑从稳定中获得安心,又从不稳定中得到锻炼。

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大脑不断地“把不稳定变成稳定”,继而去面对新的“不稳定”,才是一种良好的状态。

好的生活应当是这样的:基于一个稳定的形态上,不断地迎接新的变化,新的可能性,让自己不断地吸纳“惊喜”。

换言之:从不变中得到满足,从变化中得到增长。

这样的生活,才有生命力。

周六、周日主播投稿邮箱:

tuantuanfm@163.com 

发送内容:个人简历+音频小样

邮件标题请注明“青听-主播”

陪你·成长

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希望是黑暗中的火光,

使人精神振作;

希望是沙漠中的绿洲,

使人心旷神怡。

编  辑|刘思琦

校  对|高   乐

校  审|葛   颖

值班编委|连李生

陪你青听|陈   葵(中建铁投集团团委)

主  播|魏   涛(安徽大学)

制  图|刘思琦

剪  辑|小果蝇

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

来  源|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图片来源|拍信

青听 | 你错在“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