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炮!开炮!开炮!英国军舰凭什么在中国领土撒野?

在新中国成立的几个月前,发生了一件外国侵犯中国主权的事。

 

1949年4月2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之前,英国海军“紫石英”号护卫舰不听从警告,擅自闯入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江段,还向解放军部队开炮。

 

解放军炮兵部队立刻开炮回击,使“紫石英”号遭重创搁浅。

 

接下来,英国海军远东舰队接连派出“伴侣”号驱逐舰、“伦敦”号重巡洋舰、“黑天鹅”号护卫舰,企图抢回“紫石英”号,人民解放军炮兵又先后将它们击退。

 

在“紫石英号事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252人,英国海军死亡45人、失踪1人、伤93人,“紫石英”号在出逃途中还造成了平民的重大伤亡。

 

外国军舰居然敢公然闯入中国的内河?

 

这种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过去一百多年历史上已多次发生。

 

毛泽东非常清晰的记得,自己第一次听说“外国军舰驶入中国内河”事件的时候,自己还不满17岁,那时还待在湖南湘潭韶山冲的老家,尚未外出求学。

 

1910年4月,湖南省城长沙爆发了“抢米风潮”,城内外的工匠、农民、灾民约两万人将长沙的百余家米店抢空捣毁,清政府急从省内外调集大批军队赶来镇压,美、英、日、法、德等国也出动军舰帮助清政府镇压群众运动。

 

十几艘外国军舰驶进了湘江,向着长沙城开炮,城内群众死伤无数。

 

远在湘潭韶山冲的毛家听说了这个消息后,身为米农的毛父顺生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家大米有没有被抢空,而尚不满17岁的毛泽东最为关心的则是另一个问题:

 

外国军舰凭什么能驶入湘江,对着中国人开炮?

 

他四处问人,却没有得到答案,得到的回复顶多是“这是官家的事,我们老百姓怎么说的明白?”

 

这样的回答,显然并不是他满意的答案。

 

后来,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人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谈到这一事件,称“长沙抢米风潮”影响了他“整个一生”,并表示:

 

“我永远忘不了这件事,我感到那些造反的人都是像我自己家人一样的普通老百姓,我对他们所受到的非正义的对待深抱不平。”

 

眼下已经是1949年了,离“长沙抢米风潮”过了将近40年了,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了,全国都要解放了,居然还有外国军舰在中国的内河上肆意通行、嚣张跋扈?

毛泽东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英国人尝尝中国人的厉害。

 

在随后的中央军委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提起了当年“长沙抢米风潮”,外国军舰炮轰长沙城的事,并坚决提出了“中国主权绝不容许侵犯”的底线原则:

 

我们已经多次发出警告,他们不听,爆发冲突后他们又不与我方接洽,还增派军舰继续挑衅、扩大态势,这是想解决问题的态度吗?

 

如果连中国主权问题都保证不了,我们还凭什么叫中国共产党?凭什么让人民信任我们?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如果他还想来硬的,继续挑衅,那就来一艘打一艘,照打不误。

 

4月23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总前委,粟裕、张震、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电,原文为:

 

“英舰事件,现已震动世界各地。英美报纸,均以头条新闻揭载。请粟、张加强江阴方面的炮火封锁,一则使国民党军舰不能东逃。二则使可能再来之英舰不能西犯,如敢来犯,则打击之。”

 

“紫石英号事件”之所以会引起中央军委如此高度的重视,是因为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冲突事件,而是涉及了外交问题、主权问题。

 

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此次不同,冲突方并不是日本,而是英国。

 

日本是法西斯国家,而英国同中国一样,都是反法西斯国家;日本是二战中的战败国,而英国同中国一样,都是二战中的战胜国。

 

同为战胜国,为何英国还如此侵犯中国主权?

 

毛泽东又想起了30年前的往事:1919年一战结束,各主要参战国代表在凡尔赛宫举行了“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中国代表直接拒绝签字,愤而离席。

 

大家都想不通:中国身为战胜国,为何还要割让土地?

 

国家权益遭受瓜分,随后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无数爱国志士涌上街头,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发出抗议。

 

那时年仅26岁的毛泽东深受“五四运动”影响,也正是在那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那段经历影响了他一生。 

早在30年前,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合约》就告诉了中国人民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战胜国又怎样?弱国无外交!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在什么时期,都适用。

 

要想让外国人尊重我们,唯一的途径就是强大自己,让对方敬畏!

 

眼下英国军舰无视我方警告,在我国内河内肆意行驶,怎么办?

 

没有任何大道理讲,就6个字:开炮!开炮!开炮!

 

如果英国政府对此事与我方进行交涉,屡劝不听怎么办?

 

还是没有任何大道理讲,依然就6个字:开炮!开炮!开炮!

 

果不其然,“紫石英号事件”发生之后,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回应,向中方施压:

 

4月26日,英国保守党首领丘吉尔在下院发言,把我军炮击驶入我防区的外国军舰的行为说成是“暴行”,并且提议政府“派一两艘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去......实行武力的报复”。

 

同一天,英国首相艾德礼发表声明,说“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力在长江行驶”。

对于英国政府的无理要求,中方直接给予了霸气回复。

 

4月30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声明,责问丘吉尔:

 

“我们斥责战争贩子丘吉尔的狂妄声明......丘吉尔先生,你报复什么?英国军舰和国民党军舰一道,闯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区,并向人民解放军开炮,致使人民解放军的忠勇战士伤亡252人之多。英国人跑进中国境内做出这样大的犯罪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理由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执行道歉和赔偿。”

 

接着,毛泽东又驳斥了艾德礼的声明,说:

 

“长江是中国的内河,你们英国人有什么权利将军舰开进来?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

 

“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浦江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

 

这样的回复,显然出乎了英国政府的预料。

 

尤其对于身为“二战三巨头”之一,曾经在二战时期叱咤风云的丘吉尔来说,他一生中啃过无数硬骨头——希特勒、斯大林、铁托......

显然,这次他却被毛泽东的霸气回复给噎住了。

 

英国政府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中国。

 

1840年,正是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用军舰的炮声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

 

在随后一百多年历史中,面对英帝国炮轰长江流域的暴行,最后往往都是中国妥协、投降,英国人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

 

可这次,在毛泽东起草的这一声明中,中国第一次彻底放弃妥协屈从的态度,并敢于与英国针锋相对的对抗。

 

英国人意识到,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也不是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政府。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这么强硬,是因为它有一个强硬的领导人——毛泽东!

面对中方的强势回应,英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妥协。

 

7月30日,“紫石英号”狼狈逃跑,撤出了长江流域。

 

“紫石英号事件”彻底改写了中国军队“逢洋必败”的历史,宣告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英国及其他帝国主义对中国“炮舰政策”的彻底破产。

 

“紫石英号事件”结束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军舰任意进入中国内河、炮轰沿岸城市的历史,也是列强时代在中国结束的重要标志。

 

在新中国正式成立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又发生了一件外国侵犯中国主权的事。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之后联合国授权美国出兵,但表明美军只可迫退朝鲜人民军回北纬38度线。

 

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

 

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是,美国军事统帅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所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度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

 

麦克阿瑟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面对美军来势汹汹的袭扰,中共中央政治局非常重视,多次开会讨论如何应对,却一直存在不同意见。

周恩来等人支持出兵援朝的主张,而林彪等人反对出兵援朝,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打,理由包括:

 

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迫切需要医治战争创伤;

打国民党军队我们有把握,打美军我们没有把握,他们太强大;

美军的武器装备比我们强得多,他们有原子弹;

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差,无制空权、制海权;

建国才一年,经济十分困难;

新解放区农村土改和城市民主改革还没有进行;

国民党留下的众多土匪、特务、反革命分子没有肃清,人民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

 

......

 

打有理,不打也有理,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局势下,所有人都知道,最终打或不打的拍板权只能压在一个人的身上:毛泽东。

 

事实上,对于打或不打,毛泽东心中已有定数。

 

1950年10月5日上午,毛泽东让邓小平接刚刚到达北京的彭德怀到中南海,并与他讨论当前局势。

 

当天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朝鲜战局和中国出兵援朝问题。

 

会议中仍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此时毛泽东授意彭德怀发言。

 

彭德怀发言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接下来,毛泽东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有他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我相信我的手榴弹会战胜他的原子弹,他无非是个纸老虎!”

 

经过这次会议,大家统一了认识,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会议还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并决定派周恩来、林彪去苏联同斯大林会谈。

 

随后的十几天内,中央军委大量调动各军区部队的战士,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的队伍里就包括了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赶赴朝鲜战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枪,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略决策,充分展现了毛泽东非凡的魄力。

魄力的背后,展现出了其对大局的清晰判断,以及对“中国主权神圣不容侵犯”的决心。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之前必须对大局有清晰的判断,毛泽东显然深谙此道,也正因为他看清了局势,所以才将美军称为“纸老虎”。

 

不管是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还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他们都必须站在整个世界局势的高度上,来看待这场战争。

 

能纵观全局者都深知,对于此次爆发在朝鲜半岛的战争,一旦形势把握得不好,影响到全球的势力均衡,不排除苏联、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加入(受制于北大西洋公约),局面将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很可能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自去年的“紫石英号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已经看到了中国对待外国侵略者的强硬态度,中国的势力不容小觑。

 

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看来,“朝鲜战争”只能是局部战争,绝不能将战争态势扩大化,这不符合美国整体利益。

 

而毛泽东更是棋高一着,他早就摸透了杜鲁门的心思。

 

在联合国授权美国出兵时,已表明美军只可迫退朝鲜人民军回北纬38度线,这也正是杜鲁门的本意,他只想打一场有限度的战争。

 

麦克阿瑟却公然反对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决定,坚持乘胜追击,为了彻底消灭朝鲜武力,甚至计划挥军横渡鸭绿江,入侵中国国土,要将战争无限扩大,甚至叫嚣着要和苏联决一死战。

 

显然,麦克阿瑟的做法触碰到了杜鲁门内心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1951年4月,麦克阿瑟被总统杜鲁门解除职务,在麦克阿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广播开始将麦克阿瑟被解职的消息向全球广播。

 

事实证明,在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略决策的时候,毛泽东对大局的判断是正确的,美国政府也有顾虑,他们并不想扩大战势,终究是个“纸老虎”。

 

在展示“中国主权神圣不容侵犯”的原则时,毛泽东更是显示出了势在必得的决心。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份开始,到底要打多久?当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于1953年2月7日,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说道:

 

“这个仗要打多久时间,我看我们不要作决定。它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来决定。这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利!”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坚决力挺下,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群情激昂,虽然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都犹如出笼猛虎一般,嗷嗷叫的就冲上战场。

 

虽然美国军队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但美国军人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给震慑住了。

 

在美军的文化里,如果长官的命令可能使军人的生命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军人可以拒绝执行命令,当军人处于绝境时,可以选择投降,投降的士兵在美国仍然受到尊敬。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军人都这么不要命?明明都已经深处绝境、弹尽粮绝了,怎么依然不投降,哪怕拼了自己的命也要给敌人重重一击?

 

在中国志愿军强大的精神震慑力面前,美军感到了胆怯,这支号称“武装到牙齿”的军队第一次没有尝到胜利的滋味。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在停战协定仪式上,美国上将克拉克感慨道:

 

“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1956年,抗美援朝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被拍摄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里面有一首《我的祖国》(原名“一条大河”)的歌曲,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声,其中一段歌词唱道: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正是千千万万个人民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守护着中国的尊严,并向世界发出宣言:

中国主权神圣不容侵犯!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为防止以美国为代表的势力借海峡两岸、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做文章,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毛泽东经过权衡,对中央军委坚决下令:炮击金门,坚决粉碎分裂中国的任何企图和行为。

 

1962年,印度在边界制造流血事件,挑衅中国主权。1962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换来了数十年的边境安宁。

 

1959年至1975年,“美越战争”持续威胁中国边境安全,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派遣部队“抗美援越”,维护本土领土安全。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

收到消息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对中国边防部队下令反击。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

 

外国势力一次次的挑衅中国主权,又被一次次的打了回去。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将以和平友好的姿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多次指出:

 

“我们希望和平的环境,反对新的战争,但是如果帝国主义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也绝不害怕,坚持以战争反对战争。”

 

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在总结刚刚结束的“抗美援朝”战争时指出:

 

“我们不是去侵略别人,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

 

1956年1月,在修改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政治报告稿时,毛泽东再次强调:

 

“我们要求和平,但是如果国际侵略集团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的话,我们也并不惧怕战争。”

 

中国政府维护主权的鲜明立场和坚决态度,从1949年10月1日刚成立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变过。

 

离新中国成立已经70多年了,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做出表率之后,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对于“中国主权神圣不容侵犯”的决心永远不变,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了主权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不变。

 

这种决心、这种精神,就如同傲然屹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万古长存。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三段字: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团团有话说 第96期

一张轻轻薄薄的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学子的辛勤与汗水,承载着父母的陪伴与付出,承载着师长的鼓励与教导,更承载着我们的对未来的希望与寄托。也许是欣喜,也许是欣慰,也许是不甘,也许是期待……拿到通知书时候的心情,有千千万万种。你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快来和团团说说吧~

编  辑丨陈伟星(济南工程职院团委)

校  对丨陈 尧

校  审丨肖 健、王殿祎

值班编委丨徐兴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