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全球二线城市,郑州到底是不是“暴发户”?

最近几天,“郑州跻身全球二线城市”的消息传来,有人感叹:快速发展的郑州,又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

消息的来源是,由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研究网络编制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世界城市名册2020》。

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全球二线城市……郑州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多,以至在一些人的印象里,似乎有点“暴发户”的感觉。

△郑州商城遗址。王羿 摄影

其实,这是对郑州历史的不了解。

回顾这座有着36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你会发现,历史上的郑州不乏高光时刻,城市地位甚至并不亚于当下。

郑州的古与郑州的今,存在着紧密的连接。概括来说,便是一个“商”字和一个“中”字。

(一)“中”与“商”

◆“中”与“商”相辅相成,赋予郑州包容、开放的城市性格

“天地之中”的地理位置,让郑州自古以来便是交通枢纽。

从近代中国铁路的十字路口在这里交汇,到如今的米字形高铁、航空港,郑州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枢纽城市。

△郑州商都遗址公园。王羿 摄影

可你知道吗?古代郑州也曾是独一无二、贯通南北的水运中心枢纽。起点在郑州西北邙山的鸿沟,历史上首次贯通黄、淮;隋唐大运河的“人”字形南北交汇点,也在郑州区域。

“商”的起源发展,则让郑州古今皆与商贸有不解之缘。

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原商战,到如今以自贸区、跨境电商等加快建设,郑州的国际商贸中心地位不断强化。

可你知道吗?郑州是商业文明的起源与繁荣之地,商都郑州以“商”为名,开启了中国商业文明,“商业”“商人”传之后世。

“中”与“商”又相辅相成,“居处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发达的商品贸易,而商贸的繁荣,又赋予了郑州包容、开放的城市性格,让这座城市永葆生机活力。

(二)中

◆一座邙山、一条黄河奠定郑州独一无二地理优势

从高空俯瞰郑州,人们目光最先聚焦的是黄河,而西北土丘绵延的邙山,很不起眼。

△邙山郑州段示意图。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这条横跨洛阳、郑州的山脉,自古被视为风水“龙脉”,但言及邙山常会傍着帝都洛阳,其实,邙山之于郑州的意义可能更大。

当你对邙山了解得越深,或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没有邙山,可能就没有郑州是水陆交通枢纽地位,乃至没有今日的辉煌。

黄河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而只要细数下黄河改道历史,便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改道、决口都发生在流过郑州邙山之后。

这不难理解,古黄河的河道,是过洛阳出邙山后,便一路向北,沿着太行山东麓最终流入渤海。邙山的阻挡,使得郑州成为黄河中游折道向北的关键点,所以如果要利用黄河,郑州便是天然的一个地理坐标。

◆先秦时代,郑州已是南北水路枢纽

在汽车和铁路发明出来之前,水运是最为经济、快捷的运输网络。

先秦时代的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年)为了战争需要,开挖鸿沟。它西自今天的郑州荥阳邙山山谷,引黄河水为源,向东流经中牟、开封,折而南下,入颍河通淮河,沟通了黄、淮两大水系,而向南再通过邗沟,则与长江贯通。与此同时,向北通古济水,可通淄济运河;向东通黄河,溯黄河西向与洛河、渭水相连。

△鸿沟示意图。网络图

至此,郑州一带成为全国水路交通的核心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当时魏国争霸的重要本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充分利用鸿沟水系,将南方大批粮食运往北方,在鸿沟与黄河分流处兴建规模庞大的敖仓。秦朝末年楚汉争霸,为争夺粮仓,项羽刘邦在鸿沟对峙,这便是中国象棋上楚河汉界来源。

△鸿沟示意图。资料图

◆隋唐大运河“人”字在郑州交汇

虽然鸿沟后来由于淤塞湮废,但鸿沟水系的理念为后世王朝效仿。

到了隋唐,以洛阳为中心修建大运河,通济渠便是自郑州荥阳邙山的板渚(今汜水镇)出黄河,经开封、商丘最终与淮河相连。今天郑州北部的索须河河道便是当年的大运河故道。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资料图

而与东都洛阳的沟通,则依赖于今天郑州巩义的河洛汇流。河洛交汇不仅是河洛文明的发源地,其地理的意义也不凡。大运河正是由此向西借用黄河、伊洛河通达洛阳。

△通济渠郑州段今貌。王羿 摄影

大运河郑州段在宋代称为汴河,元明清称为贾鲁河。常受到黄河改道冲击,元朝时河道出现了淤塞,当时的治河官员贾鲁组织人员,引入新水源,疏通河道,复兴了漕运,两岸受益的百姓便命名“贾鲁河”来纪念。

◆中国铁路第一个“十字路口”在郑州诞生

当时光的指针,拨到20世纪,水运逐步淡出历史舞台,中国迎来了铁路时代。

幸运的是,历史再次选择了郑州——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中国铁路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诞生了。

这是偶然吗?

清末修的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如果从直线距离来看,更接近当时的河南省府开封。为何最后是绕道郑州建了黄河第一铁路桥?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袁世凯不想破坏老家周口的风水。

△清末京汉铁路黄河大桥卫星示意图。

其实,这纯属臆想。京汉铁路从哪里过黄河,完全是当时的修建技术和地质条件决定的。开封段的黄河,土质沙松,地上河发育,清代就屡出险工,被称为黄河的“豆腐腰”,而郑州邙山与平原交界点地质稳定,是建桥的优势所在。

陇海铁路的前身是汴洛铁路,铁路串起了两大古都开封和洛阳,之后也延伸到了西安,黄河沿线三大古都实现一线牵,彼时的郑州还没被考古发现成为商都。南北两大铁路线,本意均是连接京汉、汴洛等大城市,不料郑州中了大奖。

悠悠数千年,不起眼的邙山,沉默地塑造着一个个传奇,屡屡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成为郑州城市史不可或缺的大角色。

所谓“地理决定历史”,在郑州几乎上演到了极致。

◆从水陆到空港,郑州成为现代综合枢纽

一百年后的21世纪,高铁大发展又为郑州送来了“加速包”,这时的工程技术早已让穿山越河不成问题,郑州一步迈入“米字形”高铁新时代。

△郑州米字形高铁示意图

这还不够!未来的想象空间早已不在陆地,而是天空。于是“天地之中”的地理优势再度凸显,郑州航空港横空出世。陆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让郑州尽情起舞。

即使放眼世界的城市发展史,郑州也是独具魅力的一个。

从水路枢纽到铁路枢纽,再到空港枢纽,郑州的枢纽地位贯穿古今,成为闪耀在黄河中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郑州商城遗址。王羿 摄影

(三)商

◆商都郑州以“商”为名

郑州是商代早期的都城,这是现代考古的共识。商汤灭夏建毫都,开启商王朝盛世,而商的兴起,绕不开一个先祖王亥。

王亥开创了商业贸易的先河,他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始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久而久之,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被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

△郑州商城遗址。王羿 摄影

“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使商代商品贸易发达。王孝通所著《中国商业史》就写道:“商代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四海之货皆于中土交易。”

◆春秋郑国保障商人权益,贸易自由活跃

春秋时期的郑国,地理位置正处于交通枢纽之上,是各方诸侯来往的必经之地,有着良好的商业发展客观条件。

郑国最早是在今陕西华县东,是郑桓公的封地。公元前773年,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迁徙其民到今天新郑溱水、洧水之间。

据说,郑桓公东迁之时,与商人同行,并立有盟约。《左传》记录的大意是:你不要背叛我,我也不搞强买强卖,更不会强抢你的货物,你有赚钱的买卖和宝物,我也不会过问。

发展民营经济,保护商人利益,成为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离桓公建国过去260多年后,郑国为相的子产依然坚守这个原则,市场上公平交易,鲜有欺诈,留下了“子产为相,市不豫贾”的美谈。郑国受益于此国富民强,成为“千乘之国”。

△新郑老街。王羿 摄影

商人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国家责任。郑国商人弦高,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在国家危难之时便挺身而出,留下了假装犒师智退秦军的精彩故事。

在他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正要去袭击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

◆从隋唐到宋元,大运河畔郑州繁华

虽然后来“重农抑商”成为后世国家治理的主要理念,但郑州的商业只要有机会便会顺势而起。北宋时期,郑州被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之一,商业高度发达,经济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隋河宋肆春景。张丛博摄影

作为大运河的枢纽之地,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各式船只,也带动了两岸酒楼、商铺、驿馆的繁华。2013年4月出土“重见天日”的郑州惠济桥,桥面上两道深达5公分的车辙印,便是运河繁华的见证。

△惠济桥。王羿 摄影

《荥泽县志》中也有记载:“惠济桥,在县东八里许。昔贾鲁河经流其下,今河徙而南,止存石桥,附居者烟火千家,往来贸迁多会于此”,并有“地钟人文萃物华”之美誉。由此可知,附近商业贸易的发达。

◆明清“河洛康家”闪耀豫商智慧

巩义的河洛一带,曾是商贾聚集之地,尤以兴盛明清数百年的河洛康家为代表。康家先祖于洛河边经营小饭铺起步,以水运为基础的商业和以土地为根本的农业相结合。门前伊洛河为中心纽带,通过上溯、下行,勾连洛水、黄河,外销棉、粮、布等货来构建商业网络。

△河洛汇流。王羿 摄影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康百万庄园的“留余匾”,至今闪耀着豫商的大智慧。

◆铁路枢纽成就二七商圈,中原商战开启新商业时代

清末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郑州迎来新机遇,并很快被辟为商埠,火车站附近的德化街成为郑州市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二七商圈迅速崛起,上世纪90年代的中原商战闻名全国,“顾客是上帝”,亚细亚革了当时传统商业和消费者之间地位不平等的命,开启了中国商业新时代。

(四)从历史走向未来

郑州由商人而建,因商贸而兴。

“商”字早已融入到郑州的基因里,商业的平等公平交易原则渗透到社会领域,在春秋时期缔造了自由烂漫的郑风个性,及至今天依然影响着郑州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今貌。王羿 摄影

郑州位居天地之中,古今皆为水陆枢纽。

“中”的地理方位,孕育了“和”的智慧。这是一座古老的移民城市,她始终敞开怀抱,两千多年前,有郑国先民从关中迁徙而来在此安居,到近现代,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吸纳四海宾朋,跃升为千万级的大都市。

从3600多年的历史深处走来,古老郑州只是换了个模样与你我相遇,但基于深厚人文历史底蕴的初心不变,也必将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行。

———————————————

来源:大河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