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晚会接连“出圈”!“唐宫小姐姐”缘何击中大众内心

来源|新华日报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一群活泼泼的“唐宫小姐姐”随着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元宵晚会连续两次“出圈”,霸屏各大网站,成为2021年一个火爆的文化现象。

古今交汇、穿越次元、实景拍摄、诙谐萌搭……这匹牛年奔出的“黑马”蹿红,折射了大众尤其是90后、00后对文化消费产品的更高期待。那么,出圈的“小姐姐们”,到底是靠什么击中了大众的内心?‍

《新华日报》3月3日8版

《唐宫夜宴》演出现场。

让传统文化从“静”到“活”

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突然“出圈”。短短5分钟的舞蹈,视频播放量超20亿次,微博主话题阅读量4.9亿次,并5次登上微博热搜。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裂变式传播后,这档节目的辐射面越来越大。

过了元宵节,也就意味着农历春节真正结束。但对于河南卫视来说,提前一天播出的牛年元宵晚会又是新的开始——“流量”不断生长。因为春晚的爆红,他们放弃已经录制好的元宵节目,用5天时间另起炉灶,精心打造了《唐宫夜宴》前传。登应天门、看清明上河园……14位“唐宫小姐姐”偷偷溜进河南博物院,成为带着观众横跨地域、穿越古今的导游。根据微博、B站、快手等全网平台数据统计,至当晚10点半,时长仅半小时的“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话题阅读量、观看量超过1亿次。

不到半个月,两档节目相继火爆“出圈”,引发一场同题思考——《唐宫夜宴》为何而火?线上线下一场大讨论在不同人群之间交互发生。

“这场元宵晚会,无论创意、内容还是形式,都堪称非常优秀的文化产品。”扬州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刘女士认为,晚会巧用历史资源,成功激起现代人的情感和文化共鸣,找到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当代表达。

在软件公司工作的张先生自称对文化“一窍不通”,但河南卫视的这波“神操作”却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唐代歌舞人俑穿越到《清明上河图》之中,在桥上与宋代的船夫进行对话,看到这里,我的内心莫名涌起一阵感动。”

“这个舞蹈让我们真正感觉画中人走下来了。我居然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简单的生活,摇摇摆摆中的情趣以及他们的审美。”在南通艺术剧院副院长杨晶看来,“科技+文化”的形式很多,但是单纯炫技有时候反而让她觉得很吵很闹。“《唐宫夜宴》反而是让人静下来,唐宫小姐姐走路的样子,映照的是幸福生活的瞬间。”

郑州歌舞剧院的演员在化装。

徐州博物馆信息中心副主任陈钊,用一个字——“美”概括自己的直观感受。陈钊介绍,《唐宫夜宴》中的这些“俑”专业名字叫“模型明器”,专为下葬而塑,而艺术家将文物的“俑”人格化,应用于现代晚会中,一颦一笑间就可与观众互动,将观众带入她们所处的那个神秘年代,是一次非常不错的尝试。“将舞俑的舞姿编排到舞蹈中,国内不少艺术团都曾有过尝试。但从以往的观感来看,即便舞蹈更为专业,但始终未能摆脱‘表演’的窠臼。”陈钊认为,唐宫小姐姐的演出,最出彩的地方不是还原舞蹈,而是还原日常,使之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观众的情感。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钱志中认为,河南卫视的元宵晚会把静态的传统文化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形成借力传统文化传播优质内容的趋势。“《唐宫夜宴》改编自舞蹈作品《唐俑》,这样单纯的舞蹈形式不会吸引大量观众,但放在晚会上,借助科技、灯光、造型等多元化形式,使得高雅的文化更加接地气、更加诙谐有趣,这样的内容才会吸引大量包括年轻观众在内的受众。所以,高雅文化+科技创新+编创手段是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方面可借鉴的手段。”

回归传统也要会“偷心”

“去年B站跨年晚会刷新我对综艺晚会的认知,没想到今年元宵节,又被河南卫视的节目创意、编排和内容狠狠惊艳了一把!”80后安徽姑娘刘艳琳说。

B站跨年晚会“2019最后的夜”,也是去年文化“出圈”的代表性事件之一。这台晚会直播同时在线观看高达8000万次,84.5万弹幕几乎都在“牛”与“泪目”中反复切换。B站市值也因此一夜上涨50亿元。

“过去人们只过农历年,看春晚,后来卫视的发展壮大,让元旦跨年晚会迎来一波高潮。再后来,华丽炫技的舞台,已经不能满足学习型人群的需求,这几年又陆续火了跨年演讲。”在刘艳琳看来,如果说去年火爆的B站跨年夜,是青年亚文化进入“主流”的开始,那么今年河南卫视的两台晚会则是踏准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国潮”。

无论是去年的B站跨年晚会、短视频《后浪》的走红,还是今年春节电影《你好,李焕英》、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受追捧,这些“火出圈”的文化事件,折射出随着时代变迁观众审美也在不断更迭。而在“回归传统”的价值观中,也要找到“偷心”的方法。

“丰腴的体态、肉嘟嘟的小脸、生动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些唐宫小姐姐就是天生的‘表情包’。”95后刘雨欣本就是汉服爱好者,唐俑跃然眼前,萌、趣、情一下子就让她有了共鸣。

艺术文化不能板起面孔,让人被动接受。特别是90后、00后成长为观众主体,如何抓住年轻的心,了解他们成长的“土壤”,解剖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为成功吸引观众的关键。

“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喜欢河南卫视元宵晚会、秦淮灯会、汉服文化、古风歌曲、故宫文创等,就是因为这些传统文化是优质的、轻松活泼的、接地气的。”钱志中说。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火出圈”的文化新产品也成为代际“破圈”的润滑剂,让长辈与晚辈,50后、60后与90后、95后之间不断进行文化碰撞、融合。在省级机关工作的60后杨起峥说,过去看见儿子总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她还想不通有啥好看的。“放下身段,向年轻世界学习,我慢慢发现有些东西不一定有什么大的意义,但确实挺有趣、挺解压。”今年过年,在英国的儿子没能回家,但通过一场《唐宫夜宴》,母子俩又多了很多话题。


舞蹈演员宛如从博物馆中“复活”的“唐宫美人”。(新华社发)

“兴趣点”是“试”出来的

从网络上的话题盛宴,到河南博物院门前排起的长队,由《唐宫夜宴》掀起的文化现象席卷至各个细分市场,也带来更纵深的思考。

“早在《唐宫夜宴》之前,河南博物院就开始尝试推出‘文物盲盒’。看似一夜成名的背后,是基于厚重的内涵不断展开的创新探索。”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认为,《唐宫夜宴》走红背后,有着很强烈的博物馆主体表达的愿望。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物盲盒”,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与文物结合,把青铜器、瓷器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让玩家通过“考古神器”洛阳铲体验挖掘的乐趣。“文化创意犹如一条河流,不断有新的想法汇入,也一直有旧的做法如水分蒸发。考古盲盒已经是一个升级化文创产品,做到年轻而古老、厚重且时尚,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这点和《唐宫夜宴》的‘出圈’,是一脉相承的。”李向民说。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快消盛行的时代,但也是一个知识重构、建立新秩序的时代。把新的内容装进旧的分类,显然已经捉襟见肘。

“通过多种元素、技术的叠加,使得观众收获沉浸式的交互体验。从某种意义讲,河南元宵晚会是一场视频版的沉浸式演出。”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空间尝试复合化,按照生活轨迹、行为轨迹来混合排列。文化产品也好,产业也好,都要拓展边界,尝试跨界合作,推动立体化发展。”周东亮说。

文化大省江苏从中该获得怎样的启示?钱志中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挖掘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把内容做得有趣、好玩,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

人类的好奇心一半是探究未来,一半是探究历史。观众的“兴趣点”不是坐在办公室就可以想出来的,而应是不断运用各种新型传播手段“试”出来的。陈钊认为,江苏充满文化底蕴,科技水平相对较高,文化间的碰撞会促成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多样性,产出“出圈”的爆款文化产品更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