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报平安:国宝无恙!40名游客滞留一夜,工作人员提供食宿

河南博物院藏的贾湖骨笛,距今已有近九千年的历史,被称作世界笛子的鼻祖。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是文明的先声,在斗转星移间,被定格成艺术。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河南博物院拥有大量国宝级藏品,商代女将军“妇好”享用的鸮尊、64件首批禁止出国的文物之列的“云纹铜禁”等。

极端强降雨突袭郑州,国宝还好吗?

7月21日,潇湘晨报记者先后致电了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两馆工作人员均回复:文物安好,馆内一切正常。

20日遭遇极端强降雨后,40多名游客滞留在河南博物院,博物院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了食物、饮用水和休息的场地,目前滞留游客已平安离开。

博物馆回应称文物一切安好

河南博物院坐落于郑州市金水区,根据官方介绍,河南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其中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商周时期的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武则天金笺等九件镇院之宝,更是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

大概是在7月20日下午四五点,河南博物院外面的水势变得比较大。河南博物院后勤与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向潇湘晨报记者透露,工作人员进行了抽排水的工作,包括准备一些防水沙袋,也安排了人员对于水势进行实时监测。

此时正值闭馆期间,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将这名工作人员留在了博物院内,他值了一整晚班。

潇湘晨报记者联系到河南博物院负责展品的陈列部的一位工作人员他透露为了更好的保证馆藏文物的安全,博物院内所有中层以上的职员,一共30余名干部,昨晚都整夜留在了馆内,实时关注洪水情况,共同守护文物。

河南博物院展馆比农业路路面高出1米,该工作人员称博物院院内的排水系统好,积水情况不严重。“展厅内没有进水,文物也保存得很好。

7月21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还拨通了郑州博物馆的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昨天暴雨的时候,值班的都有二三十号人,我们在这里待了一晚上。”尽管之前有一些积水,但是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也已经抽掉了,文物一切正常。

有网友也发布了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工作人员说:“豫博人今夜在岗守家”,网友纷纷评论,这些工作人员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守夜人,文明火种守夜人”。


40名游客滞留河南博物院一夜

7月20日19时58分,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号发出了临时闭馆公告。通知称,“连日来,郑州市连降暴雨,防汛抗灾形势十分严峻,自7月20日17时起,郑州市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为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抗灾工作,应急响应期间,河南博物院暂停开放和预约参观,定于7月21日紧急闭馆,华夏古乐也同时停演。何时开馆及演出将另行通知。已经预约参观的朋友们请勿来馆。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河南博物院夏季17点30分闭馆。在7月20日当天闭馆时,一些游客被困在了河南博物院内。

河南博物院陈列部的工作人员向潇湘晨报记者介绍,除了留下来保护文物的工作人员外,由于7月20日闭馆前雨势太大,以及馆外交通原因,有40名左右的游客被困在了。“我们院内有食堂,安排游客在食堂就餐,食物和饮用水都充足,游客的情绪也比较稳定”,工作人员向潇湘晨报记者透露,“7月21日上午滞留的游客已经陆续疏散离开,目前馆内只留下了个位数的游客。”

根据河南博物院发布的图片,游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食堂内有序就餐,并且在博物馆也提供了座位、空地,供游客进行休息。

暴雨和洪水是否会对文物产生影响?河南博物院的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独家回复了潇湘晨报记者。他介绍,“持续不断的降雨导致环境中的湿度过高,会对馆藏的书画、青铜器等文物的保护产生影响。”

对此,河南博物院也有着应对措施。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这种特殊情况,馆内有恒温恒湿的展柜,也通过空调系统来调节温度、湿度,“目前我们虽然紧急闭馆了,但对展品的监控、维护系统都是在正常运作的”。

潇湘晨报记者周凌如 实习生岳子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