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火箭军军官突发疾病倒在战位:生前参与发射导弹45发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一位年轻的火箭军军官在执行重大演训任务时,突发颅内淋巴瘤,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家人和战友,将生命永远定格在40岁。“邱黄成,到!”2020年新年伊始,这位军官生前所在部队,火箭军某旅官兵以军人特有的方式,点名全体答到,纪念他们心中的好战友,好同事,该旅原作战保障营任务规划队队长兼工程师邱黄成。从军22年,邱黄成先后17次参加战备演习、轮战值班、实弹发射等重大任务,参与发射导弹45发,荣立三等功2次,被评为火箭军“基层好主官标兵”、基地专业技术尖子、旅训练标兵。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革命军人“对党忠诚、专注打赢、忘我奉献”的铮铮誓言。

▲邱黄成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楼诗杰 摄

果敢专注!

发射台一声异响 他果断下令

他的工作直接影响导弹是否能精确命中目标,实现上级意图。一旦数据错误,后果不堪设想,他要承担多大压力,可想而知。”谈起邱黄成牺牲前的工作,该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胡桂和如是说。

导弹发射前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计算。和外界想象不同,由计算机承担这些复杂计算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

“如同计算机运算的背后,代码是人写的。”

任务规划队技师、上士闵壮壮举例,“我们的工作相当于程序员每次都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在设计程序,而邱黄成不仅编程水平高,还是培养出色程序员的教员。”

他告诉红星新闻,这项工作每次的环境、要求、操作都不一样,实现程序很复杂,时间还特别紧,“做完之后,都特别紧张。一直到导弹打出去,命中目标,悬着的心才能放下了。”

越是这样一个岗位,越需要超乎常人的敬业投入和认真负责。邱黄成生前,将自己的微信名设为“成于专注”,这四个字,也是他对待工作的真实写照。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只有专注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

2009年,邱黄成所带连队因完成任务出色,考核成绩优异,年底部队­­给他记三等功。

▲导弹发射现场。火箭军供图

同年12月的一天,时任连长的邱黄成正在组织导弹发射操作,突然发射台附近传来一声异响,邱黄成果断下令,号手迅速作出处置。

邱黄成可能自己也没想到,这个日积月累训练出的反应,规避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事后,他因此再荣立三等功一次。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6次岗位变换 官越做越小

2017年,改革强军战略全面推向深入,新落编的任务规划队经历“阵痛”,许多同志是从各个单位抽调上来的,基础参差不齐。

面对任务规划队调整后专业人才少的问题,邱黄成挑起了重新整编架构该单位的大梁。

他自己研究训练内容,编制训练规范,几天后,便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训练方案。有了训练规范,邱黄成带领大家成立专业训练小组,采取“帮带式”和“考核式”的方法。短短一个月,全队人员经考核认证均具备担负作战值班能力。

不仅如此,邱黄成还敢于使用新人,敢于承担责任。在重大演训场合让他们多露脸、多历练。

▲邱黄成曾参加朱日和阅兵。火箭军供图

“在重大演训场合,哪个不想露脸出名。如果队长自己上肯定十拿九稳,但他总会顶着压力,给我们锻炼的机会。”指挥车内,邱黄成坐在号手后面的角落里,聚精会神地盯着部属们的操作,给他们指导、鼓励。

闵壮壮回忆,队长总是这样给他们鼓劲打气,“你们放心大胆上,错了人家只会训我这个队长,训不到你们。”

在邱黄成22年的军旅生涯中,经历了6次岗位变换。从战士到营长,成为旅党委委员,又从营长岗位调任火力计算站站长,再到担任任务规划队队长,成为连级单位主官。别人官越当越大,邱黄成却越做越小。

邱黄成心中,忠诚、服从是军人的本份。他曾这样写道,“当兵绝不能讲太多的要求,第一条就是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但他始终保持干劲不减、状态不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个太难得了。” 该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胡桂和说。

开创多个“首次”!

连续加班两月 研发推拉式伪装大棚

邱黄成深知,作为军人,应把打仗当天职,视打赢为目标。在一次红蓝对抗训练中,蓝方设卡切断后勤补给线,野战食品成为了官兵的口粮。不料,营队半数官兵出现积食腹胀、肠胃不适等情况,演练被迫中断。

时任营长的邱黄成痛定思痛,决定破除和平积弊,首先从“胃”开始。于是,他提出“习惯野战口粮就是习惯现代战争”,探索规范野战食品使用训练,有效提升了部队“无依托、长待机”生存能力。

2016年,为提升某专项任务快反能力,他连续两个月加班加点跑阵地、画图纸、搞论证,研发出快速伸缩、可靠遮障的推拉式伪装大棚,有效解决了野外长时间隐蔽待机难题。正是凭着这股闯劲,他先后带领官兵实现训练创新多个“首次”、开创技术革新多个“先河”、成就人才出新多个“第一”,2018年入选单位“十年十事”,并被评为“勇立潮头创新者”。

▲邱黄成西北驻训留影。陶太明 摄

就在去世前的半年,邱黄成还曾参与重大演训任务。

2019年6月,某重大任务全面展开,邱黄成受命三赴西北,辗转近万公里勘察阵地,面对海量作战数据,邱黄成没有一丝一毫懈怠,加班加点近半个月进行核对。

谁也没想到,平时阳光,健壮的邱黄成突然倒在了战位上:他突然视力模糊,腿部麻木。后经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颅内淋巴瘤。

“心里装着集体的人”!

妻子强烈感受到丈夫的刚毅与坚强

在妻子周慧晶的心中,丈夫邱黄成有着温暖、阳光、踏实、靠谱的形象。虽然邱黄成工作繁忙,平时和家人聚少离多,但周慧晶说,并没有感觉丈夫没有顾家,“家里的大事小事,甚至女儿的作业难点,他都是知道的。”

“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说的不要说。” 邱黄成总是对妻子讲,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妻子可以跟丈夫讲自己工作的难处,而邱黄成往往说:“你放心,我的工作肯定会很好,你不用担心我的事情。”

▲追悼会上,邱黄成妻子惜别丈夫。火箭军供图

周慧晶坦言,直到丈夫病重,她才更强烈地感受到邱黄成的刚毅与坚强,更加深入了解丈夫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邱黄成还不忘嘱咐妻子从家里给他带了本《战争从谋略开始》。

开颅手术醒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提醒单位及时上报专业培训需求;战友看望他时,他询问最多的是单位建设的情况;部队安排陪护,他常挂在嘴边的是“队里的事情很多,你们赶快回去干工作”;在多次陷入半昏半醒的状态,偶尔清醒时,他嘴里还念叨着“回去……训练……”。

“他对战友和单位的情感,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体会到心里装着集体的人会幸福更多。”回忆和邱黄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周慧晶泣不成声。

▲导弹发射现场。火箭军供图

“出鞘神剑冲霄九,深夜大漠如白昼”,这是去年6月,邱黄成生前最后一次见证大国重器,“长剑出鞘”的时刻。此役,他保障6枚新型导弹直刺苍穹,精确命中目标。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通讯员 赵永胜 樊坚 发自浙江

编辑 于曼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