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文物遇上薄荷醇

【编者按】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人民大会堂揭晓。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项目团队代表——上海大学罗宏杰教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工作部副主任容波等做客光明网,与广大网友畅谈考古现场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实践。

获奖团队在人民大会堂留影

“红衣配绿裤,粉脸披紫衣”这是彩色兵马俑的本来样子,但由于科学技术储备不足,在早期的发掘中,兵马俑一旦暴露于空气中,色彩就会离去,而这也是许多刚刚出土的文物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罗宏杰教授团队十年磨一剑,研发出集“临时固型提取”与“微环境屏蔽”为一体的系统抢救性保护技术,对文物出土时的第一时间抢救性保护工作提供了保障。

提起此次获奖项目,罗宏杰教授解释道,“很多文物长期埋藏于地下,历经地下千百年的作用,已经变得非常脆弱,而出土瞬间的环境急剧变化,会直接导致文物损毁。我们的核心研究就是用一种叫薄荷醇的材料,喷涂在文物上,给文物‘补钙’,让文物的强度提高,也相当于给文物穿件保护服,使文物暴露的瞬间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上海大学罗宏杰教授接受光明网访谈

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多角度验证,特别在文物保护上,所有潜在的危险需要降到最低甚至没有。薄荷醇作为一种重要的香料,对于文物遗迹的临时固型有着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等有点,是我国考古发掘现场抢救性保护工作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创性成果,填补了国际上对“绿色安全、可控去除”临时固型材料的需求空白。

作为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多年的“老人”,容波见证了文物考古工作中科技水平的一步步提升。他表示,传统的临时固型提取材料有石膏、环十二烷等,但使用效果均不理想,而使用薄荷醇这一材料,从包裹、切割、涂刷,一直到搬运,能够把珍贵、脆弱的遗迹安全、完整地从挖掘现场运送到修复室。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工作部副主任容波接受光明网访谈

容波介绍道,2009年秦始皇陵及其陪葬坑率先试用这项技术,就兵马俑博物馆来说,就有至少四五十处很珍贵的遗迹用临时固型材料进行了保护、提取。除秦始皇陵外,著名的海昏侯墓也曾用到这项技术。罗宏杰表示,在海昏侯主棺出土的琉璃席,因长期在地下埋藏已腐朽如泥,非常脆弱,很多琉璃难以保持过去的形状。这项技术的使用保证了琉璃的完整性且不同琉璃之间相互位置的关系不变。

酒香不怕巷子深,除了秦始皇兵马俑遗址、海昏侯墓外,陕西石卯遗址以及南海一号沉船等65处重要考古发掘工地也都用上了这一技术,抢救脆弱性文物及化石2000余件。

罗宏杰表示,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的数量在全球前几位,但是文保人员和文保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上还显得相对薄弱,面对这么多让文物安全存在隐患的一些问题,科技界应该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一定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能取得比今天更多的成果,真正让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寿命更长,让我们孩子的孩子们在未来也能够看到。

专家简介:

罗宏杰,现任上海大学教授,研究内容包括文化遗产保护、节能材料及功能陶瓷粉体合成等,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率先将数据库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法引入中国古陶瓷研究,开展以考古发掘现场抢救性保护为主的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工作。

容波,研究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工作部副主任,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委员会委员。从事文物科技保护方面研究,现拥有国家技术发明专利6项。

出品: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