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美国租借核潜艇给澳大利亚?这些小算盘还没打清楚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资料图

直新闻吴先生,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加大对所谓“印太战略”的军事投入,表现在加速与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步伐,美澳核潜艇军贸合作也传来了新动向。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吴蔚:曾任澳大利亚防长的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近日向媒体透露了一个信息,他认为近十年内,澳大利亚应该能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核潜艇生产线上获得两艘攻击型核潜艇,而不是等到2038年,让澳大利亚慢悠悠地生产出自己的国产品牌。他的这句表态让澳洲媒体很快反应过来,于是就有了“美国或以租借的方式向澳大利亚提供两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消息。至于此事的可行性,我个人认为恐怕连消息源达顿自己都没有十足把握。因为从历史上看,美国从未向哪个盟友出租过核潜艇,更遑论水下舰队的核心支柱“弗吉尼亚”级。

当然,达顿是内行人士,他非常明白核潜艇作为国防工业皇冠上的宝珠,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一个型号从设计研发到制造生产再到列装部队形成战斗力,再到脉动生产形成规模效应,这恐怕是一个长达十五至二十年的大周期。这还是在美英澳这三家军事技术合作顺畅的情况下进行的乐观推算,你能想象2035年、2040年的亚太格局会是什么样吗?如果美国方面武装澳大利亚的用意真是用在他们设想的那场太平洋争雄对决上,那么澳大利亚这批国产核潜艇真能赶上趟吗?我认为,这才是达顿想表达的言外之意。

我相信美国人肯定听懂了盟友的喊话,只是张嘴就要“弗吉尼亚”级,这恐怕是难以接受的。首先,现阶段每一艘正在建造的“弗吉尼亚”级都有明确要接替的对象,这涉及美国海军核潜艇部队的装备轮转,美国不太可能因为盟友的需要让自家孩子饿肚子。另一方面,军事技术转让与核心现役装备出售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可以精细控制转让技术的尺度有所保留,后者则是把看家的本领都亮出来了,我不认为美国会为澳大利亚做到这个份上。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英法两国的攻击型核潜艇,完全走的是独立自主的研发路线,哪怕有一定的美国技术支持,但也并不涉及最核心的系统。无论是英美的蜜月期,还是中苏的蜜月期,有些技术始终是藏着掖着的,这恐怕才是人类历史更真实的一面。

直新闻另一方面,在“环太-2022”军演前夕,美军在关岛附近的马里亚纳海域投入“印太”战区大量兵力进行了“勇敢之盾-2022”军演。有媒体非常直白地解读到:此次演习的背景就是所谓“中国试图扩大其在印太地区的外交和军事形象”。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吴蔚观察一场军事演习有两个基本切入点,一个是兵力使用情况,另一个是演习地域,二者共同构成了战斗想定背景。

首先看兵力,根据美海军第七舰队的声明,“勇敢之盾-2022”整合了“印太”战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和太空军力量,包含15艘水面舰艇、200多架飞机以及1.3万名战斗人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这场演习美军投入的兵力主要来自太平洋方向的海空力量以及部分两栖远征力量,东北亚的驻韩美军、驻日美军地面要素基本没参与。

然后看地域,“勇敢之盾-2022”演习主要在关岛基地至帕劳群岛一带的马里亚纳海域进行,一言以蔽之,这基本是在所谓的“第二岛链”占领阵位。这里恰好处于解放军东风-21系列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边缘,虽然仍在东风-26系列的覆盖范围内,但美军研判火力密度有限。

现在我们大概能够推测出美军这场演习的背景想定了。那就是假设台海局势发生地动山摇,台湾岛至冲绳一线的所谓“第一岛链”已经动摇的情况下,美军应该如何安全地集结并展开兵力,依托“第二岛链”进行攻势防御。这是区域介入与反介入之间的博弈。

与华盛顿的政客们相比,美军是相对务实的,他们对亚太格局的此消彼长有着更直观的认识。在这个演习想定里,美军的战略支撑点是关岛一线,他们也许希望这里能够收拢从“第一岛链”方向后撤的海空力量,以在解放军密集的远程火力打击下尽可能保存实力。

当然,我这个解读或许有些激进,亚太局势还远没有到这个剑拔弩张的程度。但我们能够从美军的一举一动中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在他们眼中我们的解放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将具备一个怎样的实力。但我也要明确一点,具备某种实力与是否正确合理地使用力量完全是两个概念。魏凤和部长前不久刚刚在新加坡的“香会”现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底色进行了再次宣示:我们始终是和平之师,但也必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