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理论之所以成为显学和为世界所关注,实际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密切相关。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为了避免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接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理论宣传,试图用现代化理论对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话语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意识形态的色彩,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进行的一场话语对抗。

现代化理论首先表现出的是一种“以西方为中心”和“西方中心主义”的现实需求,以经验归纳方式将西方式现代化的现象、表征、特点作为现代化的唯一判断标准,凸显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文化建构和生活方式的唯一性、普世性乃至终极性,呈现为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唯我独霸”的现代化理论态势。

同时,在资本本位的主导下,西方式现代化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的力量,越来越提高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的比重。为了资本生产与再生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更多更快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科技创新也呈现为一种不为人类所共有共享而具有排他性的“唯我独霸”的发展态势。

总之,现代化理论借助经济霸权、科技霸权、军事霸权和文化霸权,形成强势的西方话语霸权,所谓“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等即是证明。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前提下,唱响了“合作共赢”的现代化发展主旋律,成为打破西方式现代化“唯我独霸”话语情境的新型现代化话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正确的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生态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推动各国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全球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霸。

2020年4月14日,搭载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发车,前往中亚国家。新华社发(王健民摄)

中国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梦想,也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的梦想,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想。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旨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繁荣的中国方案,集中、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这一价值理念。这一倡议,根植中国历史,面向世界未来,顺应了世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古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绵亘万里,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绸之路”精神,“一带一路”倡议就是继承弘扬这种“丝绸之路”精神的创举。

中老铁路。新华社发(潘龙柱摄)

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利益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赋予古丝绸之路以一种全新的时代内涵,以真实的实践平台推进合作共赢。

历史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进步而不是倒退。中国将日益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