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民警”黄晨:潜心8载研发警用机器人 在“无声”的世界里“攻城拔寨”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警用反恐排爆机器人、反恐侦查机器人、5G智能移动靶机器人3个系列产品,10多项技术专利,是黄晨历时8年时间在警用机器人领域攻下的一座座“堡垒”。

近日,2022“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发布,来自四川达州市公安局的黄晨榜上有名,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基层民警。这也是黄晨继201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后,收下了又一个重量级殊荣。

缘起2014年

偶然机会让他重拾对计算机的热爱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对黄晨而言,目前在警用机器人领域取得的成就,既离不开自己曾经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更离不开兴趣让他不断在此领域深入钻研。

2014年,黄晨成功研发出一套无线视频图片侦察系统,帮助同事攻克了一个技术难题。彼时的他,颇有成就感,更激发了他骨子里对计算机的热爱,并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以后,他便决定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致力于警用机器人的研发。

“研发警用机器人技术难度大,达州没有先例,找不到人教,起步的时候还是很苦恼的。”为了解决一些技术难题,黄晨只好自己钻进书堆找办法,国内的、国外的各种专业书籍他都看,有时候为了读懂一段英文,即便有翻译工具协助,也要花几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开始两年的研发中,黄晨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终于掌握了警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并成功研制出“车底检查机器人”样品。后来,他又开展实地测试100余次,反复检查、修正,改进网络传输、机械控制等技术细节50余项,成功获得国家专利。

让业内专家都感到惊讶的是,黄晨自主研发成功的“车底检查机器人”,成本远低于同类商业产品,且实用性更强,深受一线民警好评,更填补了省内公安系统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潜心8载

在“无声”的世界里“攻城拔寨”

“车底检查机器人”的成功研发,仿佛让黄晨打通了警用机器人研发的任督二脉。自此以后,反恐排爆机器人、反恐侦查机器人、5G智能移动靶机器人等产品一个接一个应运而生。

如此高效率产出的背后,是黄晨经常性的加班熬夜。在不影响上班时间的正常工作外,他只有通过与时间赛跑来尽快完成研发工作。正因如此,让他的身体一度虚弱,以致耳鸣频发,最后被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力残疾给黄晨的工作与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领受任务时,因为听不仔细,他就随身携带纸和笔,恳请领导和同事写明要求;开会时,他总是“霸占”最前排,尽最大努力以微弱的听力仔细辨听每一句话,生怕漏掉一个字。

组织考虑到黄晨的实际情况,也曾询问他是否要调离一线,都被黄晨谢绝。从“有声”的世界迈入“无声”的世界,并没有让他的意志消沉,反而让他更专注于警用机器人的研发,一个又一个新产品不断迭代而生。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警用机器人领域不断地“攻城拔寨”。

据了解,黄晨最新自主研发的“5G智能移动靶机器人”打破技术壁垒,再次填补了省内公安机关技术空白,被省公安厅纳入全省公安基层技术革新技能比武决赛,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图由达州市公安局提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