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0公里到4亿公里,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最近,一组反映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大数据引发关注。从400公里到38万公里,再到4亿公里,由近及远、向外发散的太空坐标,凝缩着中国空间事业的非凡十年。

十年弹指一瞬,我国的问天长征越走越远,一再刷新“中国高度”。400公里,是地球到太空中近地轨道的距离,中国空间站正在这片区域绕地飞行;38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我国探月工程已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4亿公里,是地球到火星的距离,祝融号火星车在这颗遥远的星球上行驶了近2000米。十年来,中国航天喜讯不断,“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宫”巡天……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承载着我们九霄逐梦的期待奔赴寰宇。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攻坚克难的奋斗史。自中国航天事业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深知核心技术讨不来、买不来、化缘化不来,惟有一边吸取经验,一边自力更生,才能让中国人自己的航天之路立得住、走得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基础和自主创新的扎实实践,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核心技术难关、推动了一项又一项航天技术转化,在很多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而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一路走来,中国航天不仅足够“硬核”,挑战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极限,也相当“接地气”,“北斗”导航定位、“风云”预知天象……服务千家万户的航天技术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近段时间,有网友翻出了2005年刊登在报纸上的两篇报道,彼时的世界各国曾在月球探索方面摩拳擦掌,一些国家甚至公布了明确的探月时间表。然而时至今日,只有中国按照计划稳步扎实推进。在世界各国探索宇宙的进程中,少不了技术与实力的比拼,但中国的航天事业不仅从未想过跟谁竞赛,而且一直致力于将发展经验与全球各国共享,同国际社会展开积极合作。一笔一笔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跑,一代接着一代干,稳扎稳打的中国航天正在用实实在在的成果、互惠共享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中国为什么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