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本体安全的寻求与调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1期P9—P10

作者:邢瑞磊 周灏堃 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原题《身份认同与社会性存在:中国国家本体安全的寻求与调适》,摘自《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4期,汪书丞摘

在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转型的叠加影响下,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的界限日益模糊,国家安全的复杂性空前增加。次国家行为体能动性增强、“超国家化”趋势、身份政治兴起、“后真相”时代以及全球南北国家地位对比转变带来的国家身份困境,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生态的来源。

国家身份困境与国际安全理论研究

21世纪以降,全球范围大多数功能领域的国际交往的相互依赖程度空前增长,软权力、技术权力和信息权力等新型要素,正在塑造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权力结构和国际安全环境。其中,全球化带来的国家身份危机是当前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面临的一个新威胁。

全球化时代出现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新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国家的身份建构问题对国家安全造成的挑战。

首先,次国家行为体越发活跃,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主权国家在国家身份塑造方面的传统支配地位,呈现出各种身份叙事彼此冲突对立的困境。其次,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界限模糊化,形成了“多孔化的”超国家安全空间结构,对国家内部的自我身份认知带来威胁。再次,通信技术和新兴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现代社会心理和认知结构的改变,出现信息时代向体验时代的转向,带来了“后真相状态”的非预期结果。最后,全球化的加速凸显了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身份裂痕。

总之,全球化时代下现代国家身处跨国和功能分化的权力场域中,面临观念、人员、信息和资本要素跨国流动带来的国家身份碎片化、重叠化和竞争化困境。跨层次张力关系导致的国家身份困境,是多元安全主体、安全空间、群体心理与认知结构等多种因素组合的复杂性结果。

自传式叙事、“自我—他者”信任机制与国家本体安全

本体安全理论源于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社会心理学,是关于自我、他者和客体世界关系的哲理和规范思考,旨在从本体论层次上追溯社会规范、自我认同及其产生施动能力的心理机制与根源。在社会学研究中,本体安全是指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关系性存在”或社会身份的一种安全感。本体安全是行为主体稳定的、连续的社会存在性身份,是与“广义他者”(即其他主体和物质—社会环境)构成“主体间”基本信任关系的前提,而这种基本信任关系是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石。本体安全理论是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内展开的理论讨论,其逻辑更接近于“承认政治”。

国家本体安全被理解成相较于国家“自身”物质安全而言的“自我存在”的安全意识,指国家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体和国际规则互动过程中,在多重的身份、角色和“主体间”认知结构中,确保和维系国家“自我存在”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心理保障机制。

首先,国家本体安全是一种过程导向的心理安全机制,是保证国家行为连贯性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国家主动寻求才可以获得的一种防御性“茧壳”。国家本体安全的寻求过程即国家获得身份叙事连续性、社会动员能力和国际能动性的过程,是国家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中行使国际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其次,国家本体安全是一种关系性的安全能力,是塑造“自我”与“他者”信任关系的基本能力。在本体安全理论视域中,国家行动是物质、观念、情绪/情感和符号等权力因素在社会结构、群体间和群体内复杂交互的权力实践过程。国家安全是国家策略性使用工具理性、适当行为和表演行为塑造与“他者”信任关系的实践能力,也是国家“自我存在”在多重的权力网络和信任关系中获得“心理依存感”和“他者”承认的关系性能力。

最后,国家本体不安全是一种由焦虑引发的负面状态。相对于过程性和关系性导向的国家本体安全概念,国家本体不安全是指国家由于不知道具体威胁来源而表现出的“无力感状态”,或是国家不知道如何在世界中“自处”的焦虑状态。

国家本体不安全是指当国家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出现重大变迁,国家与“他者”关系出现的“不确信感”。这是触发国家“焦虑感”导致国家陷入“本体不安全”状态的关键机制。处于本体不安全状态的国家认为其他国家具有破坏“自我—他者”信任关系的主观意图,导致“主体间性”安全观念结构和整体安全环境的恶化。

国家本体安全的获得取决于两个维度:其一,国家自传式叙事的连贯性,即国家叙述“自我存在”的故事体系;其二,自我—他者信任关系的建构,即国家通过社会互动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社会形成彼此承认的良性关系,表现为基本的信任关系和稳定的“主体间性”安全观念结构。国家的自传式叙事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中具有主体性、自组织性的知识和观念体系。自传式叙事源自日常的话语、对话和修辞,用于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断裂和歧义整合为连贯的故事整体,呈现我们对世界的独特体验,赋予行为体行动特定的社会意义。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家的自传式叙事主要源于国家精英对于本国身份与国际社会角色的认知和定位,表现为国家制定政策的原则、基本路线和世界观。这种故事体系赋予国家自我存在的独特性,确定了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身份和地位,并因内外连贯的国家身份获得强大的国际行动能力。

国家自传式叙事的核心要素是精英和大众对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共有认知,这需要将精英的观念结构“转译”成为与民众日常生活实践相关的常识,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可。因而,国家自传式叙事的形成过程是国家文化观念、历史记忆和思想情感的选择、建构和再塑造过程,是国家通过情感性的政治动员,形成特定的集体价值观、群体归属感和内部团结,为个人、团体和国家提供独特的情感性权力。

国家的关系性存在内嵌在“自我—他者”信任关系的结构之中,连贯且稳定的基本信任关系是国家维持“自我存在”意识的基础。为维持连贯且稳定的国家身份,克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带来的焦虑感,国家需要惯例、仪式和习惯,确保自我—他者信任关系具有可预测性、稳定性与连贯性。

自我—他者信任关系协调主要通过四个机制实现。其一,遵守和维护基本的国际规则,包括政治主权、领土权、均势、国际法、大国协调和民族主义等现代国际关系持久的国际实践。其二,积极参与现行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和国际组织实践,在涉及当下和未来国际秩序的协商过程中,推动主要国家遵循以集体义务为导向的行为准则,抑制狭隘的激情和短期利益追求,减少世界事务中的冒险行为、风险性和不可知性。其三,共同推动和塑造一种基于情感的,对“共同世界”的集体认知和相似经历。国家可以通过互惠、信任、开放、诚实、接纳和忠诚,自愿建立一种重视协商(deliberation)、非支配(non-domination)和互信合作的友谊关系。其四,把焦虑感转化为明确的恐惧对象是国家维护本体安全的一种常用策略,国家有时需要塑造一个具有差异性的负面他者形象。

综上,本体安全理论遵循着“承认政治”的基本逻辑,通过结合国家身份形成的内外两条路径,把国家身份、群体情绪/情感、国家安全三者衔接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变革期的国家安全新风险,也为以全球性大国身份开始尝试深度融入国际社会的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理解多元的国家安全威胁来源的分析框架。

结论

国家身份和集体情绪/情感如何对国家安全及国际安全产生影响,近代以来塑造中国国家身份的互动机制是什么,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问题。

总之,本文以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转型期因国家身份认同问题引发的国家安全风险为切入点,引入本体安全理论搭建起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本体安全理论尤其适用于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转型期,由叙事、身份认同和群体情感问题引发的安全风险,能够用于分析中国与大国的战略关系、地区安全秩序调整和国际秩序转型等问题,结合新兴的区域国别研究,讨论族群冲突、恐怖主义、移民问题和气候变化等新兴安全议题,也是未来值得期待的新方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