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的酒店机器人行业获得资本青睐,如今能有多智能?

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一个行业的?《中国饭店业务统计(2020)》指出,全国三星级酒店至五星级酒店的平均人工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30.7%-39%。

机器人代替酒店员工完成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成为一种趋势,叠加疫情推动了酒店发展“无接触服务”,可以替代人工完成送物、引导以及办理入住的酒店机器人一时风头无两。而阿里、腾讯、联想、美团等个大鳄均已入局。

机器人在酒店应用越来越普及,能送物也能自主呼叫电梯

2020年以来,智慧化升级已经成为酒店行业共识。其中引入服务机器人的价值已经初步显现——提升酒店业智慧防疫和服务响应能力,同时降本增效、助力在先旅游平台评分提升等。但随着酒店智慧化升级的不断普及,其“痛点”和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受到行业关注。

酒店场景里应用最多、同时也备受投资人关注的服务机器人品种为送物机器人,包括云迹科技、九号机器人、优地科技、远鲸科技以及景吾智能等均布局了配送机器人。

酒店智能化升级的真价值最核心在于,能够聚焦到能够为酒店带来的实际利益或功能,而非为噱头、冗余买单。而各家机器人制造企业,已经把黑科技玩的越来越溜:

例如九号机器人自研VILO-SLAM 2.0以视觉为主的多传感器融合导航技术,能够让机器人的产品视觉能力更加强大;而自研的“纳智云”梯控系统,首创的“远场+近场”通信技术,让机器人自主乘坐、呼叫电梯时,更加稳定、准确、可靠,同时与自研的闸机系统、小程序召唤、以及短信电话等多种信息通知,可以让机器人实现楼宇内的AIOT万物互联。

图为九号机器人

通过对于酒店行业对于配送机器人的使用数据统计,以及实际走访调研,发现酒店行业对于配送机器人使用最根本、最核心的需求在于点对点物品配送,这方面送物机器人也已经不在话下:

九号飞碟内在采用32L的大容量箱体,可以配送5个人的餐食;内置双杯托设计、以及动态风道设计,独特的前驱底盘设计,让其拥有更加强劲的动力,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运行环境。24小时的超长续航能力,能够为让产品实现持续待命一整天。

机器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此前在冬奥会中,一款身高97cm,体重45kg,移动速度0.7-1.2米/秒的一款名为“润Run”的配送机器人替代了人工。其在冬奥酒店中亮相,主要负责提供零售、送物、引领、讲解、巡游等各项服务,该机器人由另一行业巨头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而这家公司背后就有腾讯、携程、联想等投资方的投资。

图为“润Run”机器人,来自云迹科技官网

除了高科技傍身,酒店行业的机器人还需要更高的模块协调运作及低故障率。而行业内的优地科技此前发布的优小妹M6已经加入了深度摄像头,声呐传感器,组合成扇形扫描区域,对行走路径的周边环境可以进行全方位的高细节扫描,避免了当底盘、传感器单独进行控制时,易导致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缺少协调运作及高故障率的出现,而优地科技的背后又有华住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等的投资。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资本争先恐后入局

如此飞速发展的服务机器人市场,无疑也吸引了更多资本的入局。近年来,美团分别参与了高仙自动化C轮融资,普渡科技A轮融资,梅卡曼德机器人等的多轮投资。

2021年,字节先后投资了未来机器人、Syrius炬星,迦智科技、云鲸智能,盈合机器人等公司。而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曾于2020年获得数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去年9月15日又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中金甲子和Prosperity7 Ventures(沙特阿美多元化风投基金)跟投。

就在前几天,阿里云发布的《2022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图谱及云上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45.7亿元,占比53.1%;服务机器人(含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393.3亿元,占比46.9%。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016-2021年中国工业及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统计,2012-2021年十年间,我国机器人行业投融资事件总计2,651起,融资总额超千亿元。2021年国内机器人投融资事件291起,同比增长40.6%,其中超过1.5亿元的项目有60起,占已披露项目总数的31.4%。从所属的细分赛道来看,2021年工业机器人投融资项目占比从2020年的23.4%上升至28.6%。此外,公共服务机器人项目占比增幅最大,2021年公共服务机器人投融资事件占比从2020年的17.1%增长至24.5%,提升了7.4个百分点。

2022年1-5月,国内机器人投融资事件达到153起,同比增长24.4%。2022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投入聚焦于仓储物流、自动驾驶、3D视觉、人工智能、手术/康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几个主要领域,投资机构将更倾向于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国产替代率高的项目,或是有新兴技术加持、致力于推动生产及服务的智能化改造的创新型企业。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杨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