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融通“加速度”

 

广州南沙区税务部门通过打造税务云驿站,为来穗创新创业的粤港澳青年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专业服务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世界未有之先例。粤港澳大湾区要坚持软硬联通并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史成雷 发自广州、深圳、珠海

◎本文责编/郭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之下的湾区建设,开世界未有之先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设计。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软硬联通并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近年来,广东坚持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并举,推动大湾区设施联通和规则融通,促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在朝着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上,粤港澳大湾区正稳步前行,跑出融通“加速度”。

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

2019年,何显毅建筑工程师楼地产发展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pa何设计”)落地深圳前海,成为首家入驻前海的港资建筑设计公司。2020年,hpa何设计成为首批在深圳前海通过备案方式获得甲级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的机构。

作为香港一所颇具规模并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建筑师事务所,这意味着公司可以更为深入参与前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2021年出台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支持前海合作区在服务业职业资格、服务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管理等领域,深化与港澳规则对接,促进贸易往来”。

“hpa何设计是第一批获得两地互认的专业企业,目前公司已有多位同事取得了互认的资格,包括建筑设计和建筑监理两个专业技能方向。”hpa何设计董事王龙介绍。

“随着两地人才互认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建筑设计同行涌入大湾区,参与大湾区的建设,期待开发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王龙对企业发展信心十足。

在建筑、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广东持续推动与港澳执业资格互认。截至目前,31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如今,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在CEPA框架下对港澳实施更短的负面清单,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深港通”、债券通“南向通”和“跨境理财通”等措施落地实施;推动制定首批“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等23个领域70项标准。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动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多样化实现形式。伴随着规则机制“软联通”的纵深推进,粤港澳三地合作更加深入,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让资源要素更便捷流动

2016年,从香港知名大学毕业的罗伟特,与两个同伴一起,选择到江门郊区当起了“农民”,一干就是6年。

6年来,从最初只有一个10亩左右的大棚,到如今建成505亩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罗伟特对在大湾区创业的空间和机遇感触颇深。

同样让他直观感受到的,还有这些年来大湾区飞速的发展。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交通。”罗伟特告诉《南方》杂志记者,“2016年我们刚来江门的时候,每回去一次香港至少5个小时,跨珠江只能走虎门大桥,经常会遇上塞车。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通车以后,我们的选择变多了,回香港的时间也变得短很多,一般3个小时左右就能回去了。”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携手推进基础设施互连互通,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运营,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50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三地往来更加快捷,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这为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提供了巨大便利。正在建设的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还将进一步让粤港澳大湾区联系更密切。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便捷流动。

在另外一条“看不见的轨道”上,资源流动同样越来越通畅。

2019年7月,一笔科研资金跨境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拨向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任康宁所在的实验室。实际上,这也是在广州高新区率先实现的财政科技经费出境,目前已累计拨付150万元人民币。在任康宁看来,科研资金的顺畅流动进一步促进了源头创新,为他在香港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

“两地科研资源有很强的互补性,大学善于做源头创新,而研究院更善于让技术实现产业化,两者衔接了科研的上下游,破解了大学实验室技术难以产业化的难题。”如今,任康宁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成立的仿生微流控芯片研发中心已经实现了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的重要一步,相关产品在耐药细菌即时检测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长期在香港高校任教的任康宁观察到,粤港澳三地间的科研合作越来越畅通,更多香港科学家北上寻找产业化的空间。

任康宁团队落地的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就是这样一个孵化港澳“硬科技”的平台。2019年,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成立粤港澳创新中心,面向源自香港、澳门的科技项目和团队,在推进科技成果来粤孵化、开展技术研发、吸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等方面予以支持,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粤港澳科技合作机制与路径。

“研究院已与香港6所高校、澳门2所高校以及一批港澳创新机构开展合作,每年有5~6个港澳项目引进落地或者开展合作。目前,已有13个港澳科研项目成功落地实现产业化。”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院在粤港澳科技合作方面实现了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促进大湾区科技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为港澳创新主体提供了坚实的高科技产业舞台,实现了港澳和内地在科技合作、人才交流、产业创新等方面的进一步融合和协同发展。

如今,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流动跑出“加速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释放出澎湃活力。

让港澳居民在粤享有“市民待遇”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在广州南沙就业生活的香港居民持续关注着一个消息,位于港式国际化社区的港人子弟学校预计今年9月正式开学。

截至2021年12月,在南沙的港澳企业数量已经有2773家。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在南沙创业、工作。子女在南沙上学是否便利,成了越来越多港澳居民在南沙安心创业、工作的一个重要考量。

从去年11月开始动工,到今年3月学校运作方与南沙区政府签约落地。与同样将在今年9月开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这座非营利性质的港人子弟学校从无到有,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学校达到“港人熟悉,国际一流”的标准,即将招生开学,其背后是粤港双方在大湾区内推进全方位教育合作的生动缩影。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青年颜义泷把横琴当成了第二个家。

2019年,颜义泷来到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创业,目前公司打造的“想见你”APP已经拥有了上千万的用户。2020年底,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A/B款)推出,颜义泷成为首个签单的澳门居民。“签下的不仅是一份保单,更是一份安心和便利。”颜义泷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2021年12月,“湾区社保通”网上服务专区正式上线运行,港澳居民在粤参保实现“就近办”“随时办”“掌上办”“跨境办”。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广东省参保27.92万人次,比2020年底增长37.7%。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民生领域合作,高标准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推进在粤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近年来,广东在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推出一系列三地居民关注度高、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政策措施: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政策落地实施,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的政策落地实施,“港澳药械通”试点实施……随着港澳居民各项市民待遇的落实,在大湾区发展中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满满的获得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