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失业并不简单 以个人原因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的!

失业保险是我国五种社会保险中的一种,其设立初衷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 按照法律规定,单位要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在到手之前也要扣除一部分用于缴纳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的用途

失业保险具体有什么用呢?

失业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失业的时候有保险呗,最基本的用途是失业期间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简称失业金),以保障基本生活,为再就业做准备。

但这只是失业保险的最基本用途,还有一些好处可能大家不太了解,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失业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可以享受五种待遇:

领取失业金的条件

那么,是不是只要没在工作就有失业金呢?

其实不是。根据《社会保险法》,要领取失业金,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满1年;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由此可见,如果参保不满一年,就不能领失业金,如果因个人意愿主动辞职,也不能领取。

如果是因为单位有拖欠工资等违法情形而被迫离职,也是符合第二个条件的。

如果参加失业保险已经满一年,不是因个人意愿离职,有再就业的愿望,就可以去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失业金。

具体失业金标准,各地规定不同,需要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

失业金能领多久 如果失业后一直没找工作,那么是不是就能一直领取失业保险金,靠这份补贴维持生活呢?

答案是不能。

如果允许失业人员无限期地领取失业金,岂不是在培养社会的蛀虫吗?国家更加鼓励的是尽快找到工作,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收入。

因此,国家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取决于失业前累计缴纳失业保险的年限,且最长不能超过2年。具体而言:

最后要注意的是,失业登记是有时效限制的,因此为了能享受失业待遇,失业后一定要尽快进行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时效,各地规定不太一样,想了解的话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