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一夜暴负”!债务危机下,我们如何自救?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P2P爆雷、去杠杆、消费降级等话题不断刺激着中产阶层的神经。

我们目睹了1988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躲过了1998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扛过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面对“十年一轮回,逢8必有难”这个经济魔咒,我们能否再次成功逃脱呢?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机遇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最多的时代。回想我们父母辈,有急事找人借钱是非常低声下气的,是需要报以恩情,感念一辈子的。一般除非婚丧嫁娶,不然很少会去找人借钱应急的。

后来虽然有了信用卡,但是由于门槛原因,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办理一张,且通常额度都不高。大家平时急需用钱时,也还是靠亲戚朋友的救济。

而现在,只要你有身份证,是个合法公民,就可以靠信用借钱。花呗、借呗、白条等等各大平台,随便借。信用卡的门槛也降低了许多,只要你能按时还钱,额度还能越来越高。普通人急用钱的时候随随便便套个几万块出来是非常容易的事,也远离了放低姿态找人借钱的窘迫。

然而,随着时代的改变,大部分曾被标以“勤俭节约”、“省吃俭用”的中国人已经从“高存款”转变成了“高负债”。

之前在国家喊出的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口号下,大众消费是刺激经济、抵御风险的有效方式。那时相对应的,信用卡和互联网金融得到了空前迅猛的发展。

短短几年间就涌入出了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看得人眼花缭乱,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借钱工具和信用贷产品。一时间,透支消费成了当下的主流。

不论什么东西都能用来贷款,除了能直接作为抵押物的房子、车子外,还有保单、社保,甚至还有裸照和肉体!于是催生出很多“月光族”、“季光族”还有“年光族”。

在那样一个无痛消费的年代,无脑消费已经成了大部分人的消费方式。每当各种贷款的还款日期临近,刚到手的工资只够用来还款,而接下来的一个月又要靠继续刷卡、继续透支来维持,逐渐陷入了一种透支与还款的恶性循环。

如果说信用贷是为了“高消费”而主动负债,那么买房买车就是在丈母娘威逼之下的“被动负债”了。

2008年之后,为了刺激经济,开启了“国民经济加杠杆”的发展模式,各类地产项目纷纷启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结果,刹不住车了。

2015年又提出“去库存”,同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金融融资方式。有钱的直接买房,没钱的借钱买房。过了两年,旧房改造货币化后,大家手上突然都有钱了,于是全都拿去买房,引发三四线城市房价暴涨。到今年,各地开始“抢人”,又激发了一轮房价上涨。

短短几年间,由于“接盘”房子,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步入高负债家庭。在当前全球加息缩表的节奏下,不仅这类高负债家庭将会不堪一击,也将给整个高杠杆的社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据统计,去年,我国房地产存量房的总市值大概是300万亿计算,但我国的基础货币只有30万亿左右。

也就是说,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买房者套现离场,就可以耗尽所有货币!

而比房价暴涨更可怕的,是背后的债务问题——目前,中国家庭债务杠杆率已超过美国,逼近美国次贷危机前夕!

在资金充裕的年代,拆东墙补西墙也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安无事。但是现在,国家的“去杠杆”和“强监管”决心之大,“东拆西借”这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流动性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企业债风险已经爆发了,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年初期间公司股票质押爆仓的事件不断在A股上演。

特别是房企债的爆发,开发商资金链可能断了,风险开始不断传导到银行等金融系统。同时,债务的风险已由企业转向了个人,P2P爆雷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如今风向已经转变了,钱,正在比任何时候都紧缺。钱,正在逐渐变得更值钱!

虽然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是会惊人地相似。

据外媒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杀人数明显攀升。研究认为,这跟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大幅上升有关。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韩国、香港等亚洲经济体中有超过一万人因经济危机自杀。

当你上有老人要抚养,下有孩子要培育,此时你失业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同时,身上还背负了巨额的债务,未来的出路在哪里?眼前是一片黑暗,看不见退路也看不清前方,在走投无路下迫使他们走向了自杀的绝路。

十年一个周期,十年一个轮回。

如今去杠杆正在进行,虽然解决的难度极大,但总归是有希望。作为一个小市民,大家还是顺势而为,时刻警惕,远离一切高负债、高杠杆的投资行为,停止借贷消费、贷款炒房,结束P2P、股市、期货、虚拟货币投资,避免成为“一夜暴负”的时代炮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资产泡沫可以被捅破,但是欠下的债务不会凭空消失。

记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你终究战胜不过时代,你只是时代的烙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