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纶厂”最巅峰的时候,有多辉煌?

站在人民桥上,目光向南堍的一片偌大的场地望去,这里曾经是苏纶纺织厂的旧址。如今这里是毗邻的楼房,谓之“苏纶场”。有时得宽余,我会信步其间,总想分辨出那个老厂的分布位置:这里应该是纺纱车间,那边是机修车间,再过去就是职工医院了……除了还保存着小洋房、发电厂、物料仓库、女工宿舍等几许老房子外,其余都是新建的新房子,原来的痕迹很难找见了。

“苏纶”

成为苏州一个历史符号

许多人和我一样,在这个百年老厂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都是“老苏纶”,对这个已经终结的老厂很有感情。我自从参加工作,进的就是苏纶厂,之后我分配到的房子就在南环新村,再之后虽然离开了这个厂,但我还是居住在南门之地。可以说,苏纶厂与我有着难却的情分,如今来来往往于南门,路过苏纶厂原址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投去深情的一瞥。总觉得她没有离我们远去,她昔日的喧闹仿佛仍然回响在我们的耳边,护城河边上的装卸码头依然一片繁忙……

人的感情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许多时候,苏纶厂的老姐妹一谈起苏纶厂往昔时,就像一个抽丝剥茧的缫丝工人在茧子上抽出一缕,抽不断、理不完。苏纶老厂,毕竟经历了百年沧桑岁月,又是万人大厂,她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讲,都是耐人寻味的。

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895年)的苏纶厂,经历了百年时光,在1998年宣告破产,之后又以“新苏纶”厂名持续了几年,至2004年正式倒闭。从此,“苏纶”这一名字,成为一个历史符号。

苏纶印象

承载多少老苏州的岁月记忆

苏纶纺织厂(最早称苏纶纱厂)是苏州现代工业的开篇,在她的百年生命中,给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兴衰沉浮,她的荣辱与共,她的百年足迹,也是苏州近代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尽管这个百年老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许久,但“苏纶印象”在老苏州人的记忆中是难以抹去的。

苏纶厂的织布车间建在二马路(今盘门路)沿街,与外界只是一墙之隔。整个车间排了一千台铁织机。你想想,这么多的织机一齐开动运作,它所产生的声音有多响?所以,不管何人,只要走到离苏纶厂不远处,就能听到“嘭嘭嘭”的织机声。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机声的“分贝”会显得更高一些。当时住在厂对面的一些苏纶人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有节奏的声响,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与休息。

于祥 摄

后来盘门路改造,护城河沿河装点美化,原来住在厂对面的住户,还有护城河对面城墙边上的住户,都搬迁到了别的地方去了。他们再也听不到那种“嘭嘭嘭”的机杼声了,一时反而感觉有些空落落的,像是失掉了些什么。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苏州”来说,依稀还记得苏纶厂抽响的汽笛声。当时苏纶厂工人上下班,全靠拉响的汽笛为号。不说苏纶厂建厂时的清末民国年代,钟表是稀罕物,就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生活拮据的工人来说,能有多少人买得起一块手表?

当时苏纶厂一直实行“六进六出”两班制,所以厂里每天拉响两次汽笛,一次在凌晨5时,一次在下午5时,离上班还有一个小时。汽笛响起时,声音由低渐强,持续两分钟后,再渐渐收声。

苏纶厂的汽笛,设在厂里发电厂的三楼顶层,由锅炉间放蒸汽震动汽笛中的簧片而放声,声音响且传得远,苏州城里城外都能听到。在那时,汽笛声不仅是苏纶厂工人上下班的信号,也成为苏州市民的报时钟。

1954年,苏纶厂实行工时改革,从原来的12小时工作制,改为8小时工作制,生产运转改为“三班倒”。但汽笛仍在一天中拉响两次,分别在早上5时和晚上9时,为早班与夜班工人报时。

大约到1964年年底至1965年初,可能此时的市民家庭中,拥有手表与钟表的渐渐多了起来,汽笛效果没有以前那样理想,苏纶厂就不再拉汽笛了。屈指算来,苏纶厂的汽笛声,响彻苏城上空至少有半个世纪之久。

由于车间生产环境所致,女工说话不是“朱唇笑里轻轻语”,而是大嗓门。车间里机声隆隆,分贝很高,与人说话,声音低了,对方根本听不清,只能提高了嗓音说话。所以天长日久,车间里的女工说话就养成了大嗓门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她们有时走在马路上,或者在公众场合,从说话的声音很容易被别人一眼就辨别出,她是个纺织女工。

如果在苏纶厂蹲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纺织女工与其它工厂企业,有着许多明显的耐人寻味的不同特点。比如说厂里所有的女工留的都是短发,绝对看不到留辫子或披肩长发的。这主要涉及到安全问题,辫子与长发很容易在操作时被卷进机器造成人体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纺织厂是绝对拒绝辫子与长发的。

有些年轻姑娘在进厂前,还留着辫子,但进厂就只得忍痛剪掉,再舍不得也不行。社会上流行长波浪、披肩长发,对纺织女工来说,虽有羡慕之心,但不稀罕,这是职业使然。

尽管一式的短发,她们也会做起各式各样的发型,什么童花式、游泳式、蘑菇式、爆炸式的,依然可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展示出她们的俏丽和爱美天性。

图源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

女工在厂里上班,穿的工装一律是雪白的围单软帽,称之为“女工白”。其实她们是“红装素裹”。到了下班时分,去更衣室脱下工装,换上流行的时髦衣裳,年轻的姑娘顿时妩媚亮丽,一个个就像春日里争艳斗色的花朵。女工在上班时,只是在一个时间段里三三二二地进厂,可到了下班时,成百上千的女工像潮水般地涌出厂门,那飘动的衣裙,姹紫嫣红的打扮,顿时成了一条流动着的“时装河”,让人百看不厌。

女工们穿戴着白色的围单软帽,像轻盈的天使,在“三尺车弄”里打巡回。她们俯首,弯腰,手抚布面,目光炯炯,脚步匆匆。别以为在车弄里打巡回是走走步而已,其实一点也不轻松,眼睛要全神贯注看好布面,一不留神疵点就溜了过去,要负责任的。再说,一个布机档车女工,要看一二十台车,上一个班打巡回走的路,足有十几公里长,有人比喻可以从苏州城里到木渎打个来回。所以没有足够的脚力,绝对无法胜任这个岗位。有的挡车工,上班时要“眼快、手快、脚快”。比如筒摇工。一部筒摇车上有三十个纡管,待纡满后再换上空纡,只因车速太快,人必须不停地从车头跑到车尾,快速地拔纡换纡。所以当时的年轻姑娘在选择就业企业时,会坦率道:苏纶厂工资高,福利好,就是劳动强度吃不消。尽管这样,苏纶厂招工时,从来都不愁招不到人。

“三尺车弄”是纺织女工的劳动岗位,它不仅承载了纺织女工无数的经历与感情,也是苏纶厂的人脉所在。年轻的姑娘们从进厂伊始,她们的命运就与“三尺车弄”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大多的女工,在车弄里从年轻一直走到退休。她们把青春年华,自己的一生,都融入到了“三尺车弄”里。

那时候一个女工每月的工资大致是三十来元,但敬业精神一点也不差。仅仅是一个“百日竞赛”,几乎所有的女工都会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争先创优的活动中去,让自己创造出最优秀的成绩,而最后的奖金也只是“一元钱”。还有班与班之间,为了让自己班的产量超过别的班,经常利用“开冷车”的机会,偷偷爬窗进车间,提前一个多小时开车。那时候的苏纶女工就是这样的无私奉献。

斯厂已逝,但故事难忘。许多故事,还留存在许多苏纶人和苏州人的心里。时光洗尽铅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许多人甚至已经忘却了她们一花一叶的容姿,但只要说起苏纶厂的某些事情,哪怕是很细微的,苏纶人总能在纷乱的过往中,从温存的的记忆中找到她们的故事。

原载于2017年12月31日《姑苏晚报》A11版

作者:阿坤 手绘图:陶开俭

感谢有了你

脑海里又多了一份回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