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专访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肖江虹:讲好贵州故事

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揭晓,其中,我省著名作家肖江虹凭借作品《傩面》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这也是我省作家获得的首个鲁迅文学奖,实现了历史上零的突破。

今天上午,小知知来到贵州省作家协会采访了这位贵州首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傩面》背后的肖江虹。

肖江虹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阳市作协主席,2007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在《山花》、《当代》、《人民文学》等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余万字,2016 年上映的同名小说电影《百鸟朝凤》,也让肖江虹也成了文学界的话题。近几年来,肖江虹佳作不断,而《傩面》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有评论说“从《蛊镇》到《傩面》到《悬棺》,以前看到这些总觉得是搞巫术搞迷信,甚至对于这种隐秘在山林悬崖里的秘密感到恐惧,肖江虹仿佛燃烧着一支火把,带着我们走进贵州猫跳河沿岸的那些故事,他仿佛是个老者在缓缓讲着地方志,亦真亦假,魔幻现实主义像个黑洞让我们不自觉就陷了进去”。

谈到获奖的中篇小说《傩面》,肖江虹说创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第一手资料的田野调查,“为了小说里大量的傩戏唱词,我先后去到道真、德江、安顺的旧州,采访了很多当地的傩面艺人,因为很多的唱词是没有记录的,所以只有受访者唱一句,我就用笔记一句,因为有大量的文言文,所以,让唱词与小说的气味契合的这个过程是特别痛苦的,特别困难的。”

在创作过程中虽然辛苦,但肖江虹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肖江虹:我觉得我尝试着一种有难度的写作,因为《傩面》这部小说,我的田野调查写了七八万字,而完成这部小说才有四万字不到。这种有难度的写作会让我的文本特别地扎实,然后创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让我的文本有一种飞升的能力,大量基础性的材料和基础性的工作,会让我的整个创作进入一种以前体会不到的特别好的感觉。

肖江虹告诉小知知,现在自己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苔藓》,这部小说是以以前贵阳的大营坡还是城中村的时候为背景的,因为自己老家有很多人都在这个城中村里面,所以会有很多故事。

肖江虹说,作为一名贵州的作家,一定要相信,第一我们不能妄自尊大;第二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文本,大家就会慢慢地认识到,贵州还有这么好的作家和好的作品。“

让自己更多地扎根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就一定能把贵州故事讲好,其实讲好了贵州故事,就是讲好了中国故事。

Q:您的获奖作品《傩面》是2016年发表的,后来,也是获得了2017年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小说奖主奖,这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您觉得对您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A:我觉得每一个作家他的写作都应该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这个奖对我自己来说,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一个作品,能够获奖,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就会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对后来,我再去继续创作作品会有一个很大的鼓舞。

Q:我第一次对您的作品有印象其实是在《百鸟朝凤》上映的时候,您觉得《傩面》与前几部作品,比如说《百鸟朝凤》、《悬棺》比较,这次是一种延续还是超越呢?

A:我以前在写《百鸟朝凤》的时候,它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状态,就是城和乡之间的对抗,传统和现代的对抗;但是写到《傩面》的时候,我觉得完成了作家与世界的和解,和解是文学最终的指向,在《傩面》里面没有那么激烈的对抗,能够让读者感觉到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达成了一种和解。

肖江虹生于1976年,贵州修文人。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有作品在《当代》《人民文学》《钟山》《中国作家》《天涯》《山花》等刊物发表,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选载和入选各类选本,著有长篇小说《向日葵》。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研班学员。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等。根据其小说改编并担任编剧的同名电影《百鸟朝凤》(吴天明执导)获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中国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华表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

《傩面》描写了傩村最后一个傩面师最后的生命时光。主人公秦安顺作为雕刻傩戏面具的传人和傩村的引路灵童,在今人与先祖、生者与逝者之间搭建了一座灵魂往复的桥梁。作品首发于《人民文学》2016年第9期,2017年获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小说奖主奖。组委会给出的获奖评语是:“采用民俗叙事路径,记述了最后一个傩面师之死,反映了贵州边地独特的文化民俗景观和传统崩塌过程中的世道人心。作家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让时间流转,使先人的往生与现实的关照完美融合,达到了珍视生命而又溢出现实的艺术效果。

名家点评

原省作协副主席 省文史馆研究员 苑坪玉

肖江虹获奖,我认为他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偶然,《傩面》这个作品完全有实力得到这个奖项,他这部作品是用现代人的视野来描写当代人的困惑。

原省文联副主席 井绪东

《傩面》这部作品是之前获得过全国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奖,这次再获奖,也是实至名归。他这部作品是把贵州的“傩文化”这样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和现实中人的生活、奋斗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有几个特点:作品营造的氛围特别引起读者的关注;语言非常有特点,大量运用傩文化的唱词和贵阳周边民间的语言用得特别地道,能够把自己从小生活中的环境变成文学的题材,融入作品中,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作家;肖江虹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作品中农民生活的细节,木匠、铁匠、傩师、法师等等人物,在作品中都出现,这也是作品成功的因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