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主题公益活动】助力扶贫山上有对兽医夫妻

对口扶贫是国家一项重要扶贫开发政策,即东部沿海省市帮扶西部贫困省区脱贫。为实现对口帮扶,有人背井离乡,远赴千里。一对家在广东珠海的兽医夫妻,他们长期驻守在云南省泸水市老窝镇,带领当地人养猪脱贫。

相濡以沫只为做好防疫

尹华苗,48岁,汉族,从事养猪行业26年。2017年7月,因对口扶贫需要,被所在单位从珠海调派到泸水老窝镇,担任养猪基地的技术厂长,负责防疫工作,一起去的还有他的妻子陈黄生。尹华苗开玩笑说,如果普通人来这个基地住一个月可能会发疯,基地是在山上,由于交通、语言等原因,再加上想家,刚来的时候确实不适应,当时幸亏有妻子的陪伴。

尹华苗说,自己是湖南人,湖南老家跟这里的环境差不多,所以适应相对容易。自己妻子是广东人,环境不一样,适应起来要难一些。但妻子还是选择留下。

夫妻俩后来发现这里不仅民风淳朴,而且环境舒心,也就慢慢习惯了。“天气、温度很好的,像我们广东现在是很热了,这里还是很凉爽,都不用空调。这边山好水好,吃的都是原生态的”尹华苗夫妻俩笑着说。

夫唱妇随半年又半年

尹华苗回忆,刚开始公司说要在这里扶贫半年。半年之后,公司希望再坚持一下。“我觉得这里山好水好,还有人需要,就同意了。”妻子跟他同属一个单位,也从事兽医工作。刚来这里时,因为防疫数据无历史记录可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当地人还是传统的养猪方式,夫妻俩教给他们怎么给猪打疫苗、怎么放养监控、记录喂养,还为养殖基地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防疫体系,目前基地内没有发生过大的疫情。

“扶贫主要还是要扶心志。”尹华苗说,光靠扶,自己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扶贫的人走了贫困户怎么办?他认为,当地人勤劳淳朴,贫穷主要还是受地理位置的制约,他们有原生态的好东西,但由于保鲜、运输费用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卖不掉。因此,做高端品牌是条路子,尹华苗扶贫的这家企业是卖高端猪肉,卖到大城市几十元一斤。尹华苗说,做原生态一要靠宣传,二要可追溯,这样买的人才能放心。脱贫也才有指望。

难留年轻徒弟担心人才接续

尹华苗夫妻介绍,在这里70后、60后文化水平相对低一些,但是现在养猪的都是这些人。80后、90后基本不参与养殖,要想把猪养好,人力、劳动力都非常短缺。

“很多人瞧不起养猪业,要找对象很难,而养猪又比较单调,年轻人很难坚持。”尹华苗说,他在珠海公司养猪的二十多年里,带的徒弟很多。大多数徒弟在实习结束后都离开了猪场,留下来的徒弟坚持了两年,后来去了宠物店。夫妻俩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来贫困区工作。

尹华苗说,只要脚踏实地,夫妻相互包容理解,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肯干不浮夸,日子总会好的。

信息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