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书展:陈仓长篇文学四部曲首发,名家现场深度解析!

8月17日下午一点十五分,知名作家陈仓的长篇文学四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首发式暨签售会,这四部作品分别是长篇小说《后土寺》长篇非虚构《预言家》、长篇诗歌《醒神》、扎根系列《地下三尺》,作品主要展示外来人员在上海,如何悬浮、如何安家、如何扎根、如何寻求灵魂的安妥,意在献给我们回不去的故乡,致敬接受我们的上海。四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张炜、刘醒龙、金宇澄强烈推荐。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青年报社总编辑、作家李清用及游读会发起人赵春善都出席了这场首发会,为陈仓助阵。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陈仓是陕西省丹凤县人,目前定居上海。为上海世博图片集《传世博:看世界看上海世博精彩瞬间》配诗80首,50首诗歌入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海派诗选》,60首诗歌入选《同济大学通识教育教材:一江春水》。《女儿进城》《空麻雀》分别获上海市作协2013年度、2014年度文学作品奖。值得一提的是其作品《女儿进城》、《上海不是滩》等多部作品已被相关影视公司购买电影版权,正在改编成电影。

(作品介绍,嘉宾介绍)

阎晶明:陈仓对上海的态度很切实

在现场,阎晶明觉得陈仓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绝大部分写故乡的或者说进城以后再回首写自己家乡的这些文学作品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就是思念、哀伤,另外一种就是对城市复杂的感受,甚至在作品中把城市和乡村截然对立起来,这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阎晶明觉得觉得大家都这么写会有一种不真实的色彩。

阎晶明认为今天的中国,凡是离开自己故乡,凡是离开家乡的人到各个城市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能称之为背井离乡,所以那些作家在写乡村和城市的对立的时候,甚至对城市仇视的时候,这是不真实的。我们如今急需需要一种更加复杂的、更加坚定我们今天当代人这种生活感受的一种文学作品。那就是居住在城市、工作在城市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接受对他们离开的家乡的一种眷恋。

(阎晶明发言)

阎晶明说道:“我觉得我们一直缺乏一种表达,而陈仓呢,正好出现了,他的作品非常具有合理性,我觉得他这样一种写作的态度这样一种描述是我们今天的中国非常需要的一种文学的态度。一种对城市对乡村对当代中国的姿态,他的表达是非常具有合理性的。”

阎晶明也希望读者们能够更加喜欢陈仓,而另外一个点就是陈仓的妻子也是上海人,所以他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有这样一种真切的感受,也希望其他作家们也能够像陈仓一样更加切实的写出成功的著作。

王玮:陈仓为创作者树立了一个榜样

随后,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炜表示,首先他很祝贺陈仓的四部文学作品能顺利首发,他和陈仓认识不到两年时间,跟陈仓认识以后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曾聊起命运的改变、生活的经历以及作品的创作,他也像陈仓表达过自己的一些建议。

王炜直言自己总体感觉陈仓是一个在文学上非常有追求的人,他从一开始写诗开始,接着进入到多方面写作,再到如今出版了四部长篇文学,可以说在文学上陈仓一直在成长,这是陈仓一个成长进步的轨迹。陈仓还是一个非常关注深层的大主题的人,他的作品《进城》非常有意义,一个人进城不止是从乡村走进城市,国家改革几十年发展,从文明上来讲就是一种从传统乡村文明到现代化工业文明,总体上我们都经历了一个进城的过程。

在进城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在心理上、在文化上、在物质上的变化是非常值得作家去深入发掘的,所以他觉得陈仓在这方面是为很多的文学创作者树立了一个榜样。

编辑、摄影:曹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