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招商|小程序团队没辜负,2018上半年迎来爆发,骄傲如张小龙

“跳一跳”横空出世时,微信小程序正面临着质疑,讨论小程序高开低走的声音太多,这款产品的能力和应用场景似乎不及预期。

仅仅半年时间,反映小程序活跃度的数据开始以50%,甚至是翻倍的速度增长;传统零售、餐饮门店借助小程序实现数字化转型;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小程序是创业公司眼中的流量价值洼地;投资机构也已经把小程序当成一个必要的投资赛道。

已经没有人再怀疑小程序的能量,但微信之父张小龙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小程序一开始就是奔着操作系统的,张小龙不可能把支付宝小程序当成竞争对手,如果说对标对象的话只有苹果的App Store了。”一位曾在微信工作了多年的开发人员对第一财经表示。

迎来爆发

2016年12月28日,腾讯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宣布,小程序将于2017年1月9日正式上线。小程序也是当年微信公开课最大的亮点,按照张小龙的描述,小程序触手可及、不用下载、用完即走。

互联网已经进入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下半场”。在从业者看来,微信巨大的流量入口对外开放了,这是一款月活跃用户高达10亿(2018年)的超级App,用户规模超过了中国任何一家应用商店。

深圳一家从事在线票务比价业务的创业公司在2017年年末推出小程序,当时这家公司的安卓、iOS App已经推出了半年。公司对第一财经表示,小程序基于微信生态,更容易作推广,最后三个平台App的活跃用户也验证了当初的判断。

但微信团队的想法恰恰相反,不是微信为小程序带来流量,而是小程序为微信争取更多的“国民时间”。“微信团队对小程序的设想是用场景来触发流量,例如主动用小程序在餐桌点餐、在停车场找车,而非微信为小程序导流,他们是很反感这个思路的。”前述开发人员表示。

这也解释了微信对于营销洁癖式的敏感。但某种意义上,这似乎是小程序发展的不利因素。到2017年年末,质疑小程序高开低走的声音不断见诸互联网。

“张小龙对小程序期望值很高,团队压力也非常大。小程序团队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到2017年下半年有100多人了,大量公众平台开发转去做小程序。”前述开发人员表示。

骄傲如张小龙,也在公开课上呼吁大家对小程序抱有耐心。“小程序是我们抱最大希望的项目,也是我们准备花最多、最长时间去做好的项目……我们希望它能够一步步成长起来,而不是突然催肥。希望大家跟我们一样有耐心。”张小龙在2018微信公开课上表示。

“外界唱衰小程序时团队反而卸下了压力。”前述开发人员称。微信也在不断调整更新,激发小程序活力。例如在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宣布小程序多了个“入口”,在主页面下拉即可出现最近使用过的小程序。但值得玩味的是,下拉至底部会出现“这不是入口”字样。

时光没有辜负这个团队。小程序在2018年上半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数量突飞猛进,应用场景也称得上无处不在。

7月11日,微信团队在第七季微信公开课小程序专场上披露了小程序核心数据:100多万个小程序,逾150万开发者和5000个第三方开发平台,应用场景覆盖了政务民生、交通出行、金融、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

而在2018年年初,这三项数据分别是58万、100万和2300。这也意味着,小程序核心数据半年多时间里增长了50%或翻倍,迎来爆发。

另外,用户主动打开小程序的习惯已经被培养。2018年7月,小程序最新数量较1月翻番,每日人均打开次数为4次,54%的打开次数为用户主动打开,这54%仅包含了任务栏、历史列表和安卓系统桌面,不包括搜索等主动场景,这意味着用户正主动寻找更多更好的小程序。

从H5到小程序

数量和场景不断增长拓宽的背后,是小程序能力的升级。以现有结果来看,小程序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为餐饮和零售。在小程序之前已经有多名商户利用H5做开发,小程序即用即走、轻量的特点,最初也被拿来和H5作对比。

“小程序之前我们就做过H5,并不是有了小程序我们才思考自媒体变现机会。小程序的出现在根本上改变了这个行业,以前我们设想的即看即买、从内容到消费的购物体验可以实现了,它在微信生态里被打通了。”百果园自营电商负责人李想称。

对于商家来说,未来生意的好坏就看谁能够给客户更好的购物体验,更完善的服务,而连一个微信小程序都没有的商家,在小程序普及开来的时候,必然会被客户放弃,被市场淘汰。

那么,至于小程序能给哪些行业带来物超所值的商业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

单麦小程序开发技术全新升级,以帮助众多企业,门店完成各类小程序开发,发布,上线,其市场反应程度极佳,充分显示,微信小程序对于门店服务确实起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