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老师们忙点啥?”最大礼物24寸行李箱上门,同济教师跋山涉水访各地困难新生

摘要:他还特别骄傲地介绍了“吃在同济”的由来,小亓一家哈哈大笑。

几天前,陕西兰考县高考第一名的同济新生亓二彬家里,迎进远道而来的客人——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马嘉宇和他的同事。新生家访,除了了解学生需求以外,他们还踩着台风过后泥泞的村路,扛来了一个特大礼物,24寸的黑色行李箱。

至今,在山东、河南、江苏、新疆、四川等十多个省市,70多位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济新生,未见大学,先见老师。据悉,在同济大学今年首次进行的“同心筑梦,济世中华”家访活动中,12支教师团队全部主动报名,跋山涉水,不仅带去了上学正需要的大箱子,也得以深入基层,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为大学阶段的培养打前站。

小亓(图中)从马老师(图左)手里结果箱子,往家走。

老师教孩子用手机

马老师去亓二彬家那天,正逢台风影响,大雨如注,很多路段都被淹了,茫茫一片看上去都是水。“前一天跟学生家里约好了,一定得去,”马老师一行从大路绕到小路,小路绕到村路,几小时的颠簸,终于在比约定时间晚了半小时之际,来到小亓的家。

一间平房,墙上挂着毛主席照片,小亓妈妈连声说,“正担心孩子出远门去上海怎么办,想不到老师先来了。”小亓性格有点内向,瘦瘦的,这次高考,他发挥地特别好,拿了全县第一名,进了同济大学交通专业。

“上海天气怎么样?”“到上海怎么去学校?孩子最远只去过郑州……”妈妈一句句问着,也对未来的上学支出有些犯愁。家里两个孩子,哥哥今年大学毕业在西安工作,全家主要务农,种些花生、玉米,自己有一次去郑州的中学给在那里读书的小儿子送200元生活费,没舍得住下,几百公里的路程当天就回来了。

“学校一定把孩子照顾好,你家两个娃娃都那么争气,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马老师仔细讲解了国家和学校的绿色通道及助学贷款等政策,让妈妈安心了不少。他还特别骄傲地介绍了“吃在同济”的由来,小亓一家哈哈大笑。

“那天出来前,我还教了小伙子用微信,怎么通过学校服务新生的公众号办理事务,怎么加新生群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我俩也加了微信好友,保持联系”马嘉宇印象最深的,是这个读书顶尖的孩子,几天前才有了智能手机,那是他跟哥哥的约定,高考考得好,就给买一个。刚工作的哥哥经济条件有限,分期付款给弟弟买的手机,小亓特别珍惜。“不过我特别关照他,手机玩游戏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沉迷,”有些“杞人忧天”的马老师说。同样是一路在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支持下完成学业的他,在这个暑假里一次次上门家访新生,少年们对大学未知又憧憬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杨昕老师(左一)来到江西左泉村新生蓝鑫(右二)家里。

奶奶端上一碗鸡汤

这次带队去江西家访的,是钱昕老师。当了好几年江西招生组组长的她,总挂念着,每年招那么多学生,高考后怎么样了?在同济大学江西校友会的支持下,她和同事们跑了更多地方。

赣州市崇义县麟谭乡左泉村井水湾组,这里有位叫蓝鑫的学生,考入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晨7点,老师们从赣州市里出发,近九点才到,车刚进村,小伙子已经遥遥等在路边。这一路老师同样扛着大箱子上门,小蓝妈妈连声说“上学了几个月不能回家,我们正准备买个大箱子多装点换季衣服。”老师和小蓝一起拆开包装箱,拿出里面的灰色箱子,“真大,能装!”一致评价。

这时候,奶奶端着碗,一边喊着“小心烫”一边过来。原来,知道了老师要来,老人家早早就炖上了鸡汤,哪怕不是吃饭时间,也想老师喝一碗。家里爸爸在广东打工,每年十一才能回来一次,妈妈平时打零工补贴家用。老师询问着各方面有啥需要,不过小蓝自己最感兴趣的,却是大学,“我这个材料专业,情况怎么样?以前都在网上了解了一下,特别想知道会有哪些课,”钱老师如数家珍地回答,有哪些课程,哪些名师,小伙子听了两眼发光。“在大学,一定尽力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地学习、成长,”钱昕老师这样总结。

马嘉宇(左一)、杨秋华(左二)两位老师,与河南安阳滑县的新生王正璞(右二)及家人合影。

“老师们通过与新生座谈,上门家访,更好地宣传国家教育帮扶政策,”同济大学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徐纪平说,更重要的,也希望能推进家校、学生与老师的全方位沟通,提前融入育人环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