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盛会上,听马云、马化腾等“大咖”描绘智能产业如何改变未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智能化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与自动化之后最为重要的技术特征,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要趋向。我们该怎样迎接智能化产业的未来?

8月23日上午,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作为重头戏之一的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上,众多来自国内外大数据智能化领域的互联网大咖、领军企业负责人、院士专家畅所欲言,就智能产业的发展向人们描绘出一幅幅远景画面——

马化腾:做好“跑马拉松”准备,发扬“数字工匠”精神

本次智博会,腾讯带来了自己参展史上规模最大的2000平米展台,其对智能产业的重视可见一斑。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说:“腾讯希望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为大家提供最有效的数字接口、最丰富的数字工具箱,共建数字生态,推动智能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新形势下该如何发展数字技术和智能产业?马化腾表示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从广度和深度来看,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已经开始覆盖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并下沉到各行各业。”马化腾说,这需要互联网和科技行业从业者发扬“数字工匠”精神,从外到内打磨每一个细节的改进,去帮助更多的人跨过数字鸿沟,并带动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分享数字红利。

李德毅:人工智能将改变人类出行方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是我国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著名专家,他眼中的“未来汽车”是什么样?

“现在汽车的自动化遇到了天花板,谁能帮忙呢?人工智能来了。”李德毅认为,未来的汽车应该是一个会学习的轮式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将成为移动社会的传感器、大数据的重要源泉;轮式机器人驾驶认知的进化速度将超过自然人;边缘计算和云计算一同产生群体智慧。”

“一旦量产自主驾驶车上路,且占比越来越大,驾驶脑将成为汽车必配,随着驾驶数据和智能的累积,驾驶脑越来越聪明,人类的出行方式就真的变了。”李德毅说。

梁华:给机器以智能,破服务之瓶颈

“经过200年的发展,单纯依靠机器提升人类社会生产效率的方式已经遇到了瓶颈,难以解决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等诸多问题。”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表示,未来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必须建立在对顾客全方位的理解和大数据的分析之上,这已经超过了人类的一些经验和现有机器的能力。

他认为,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解决思路,这就需要给机器赋予新的引擎,给机器以智能,让机器拥有客户的语言、视觉、逻辑分析、数据处理、运动分析等能力,通过智能服务进一步提升生产制造能力,特别是提升服务领域的潜能。

马云:中国制造业必须真正走向智能化

“这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未来不是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天下,而是用好互联网公司、用好智能技术公司的天下。”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感慨。

“新零售以后最重要的是新制造,新制造必须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马云认为,中国制造业必须真正走向智能化,必须要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去实现按需定制,去围绕着消费走,这是中国制造业改变的关键一步。

“未来生存的不一定是传统的实体经济,但一定是拥抱互联网、拥抱智能化、拥抱新技术的新实体。”马云表示,“实体经济和互联网以后谁也离不开谁,未来90%的零售额将在互联网上,90%的制造业也会在互联网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