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的苦乐年华 尽在这25本账中

经营一个家庭,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笔笔琐碎的开销,也是一个家庭喜怒哀乐的影子。从1958年开始,沈阳市民周维烈坚持家庭开支每日记账,小到每日荤菜、素菜的花费、两分钱的存车费、三毛钱的冰棍儿,大到医疗费、保险费、千余元的家电、万元的出境游团费等。25本家庭收支账记录了周家人的喜怒哀乐,也能从中看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百姓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几十年前:靠微薄工资养活一家七口

1952年,新婚两年的周维烈考入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毕业后来到煤矿研究部门工作,一直与妻子分居两地。直到1958年,妻子陈淑香几经辗转,从营口调到沈阳,夫妻俩才结束了候鸟般的生活。家庭团聚的喜悦中常常夹杂着对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的担忧,夫妻俩微薄的收入要赡养两位老人,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处处需要精打细算,就这样老两口开始记起了账,这一记账就是大半生。

对于周维烈的家庭来说,收支账是家庭理财的好帮手,可以查看分析家庭消费是否合理,提醒自己和家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那时候做饭都要用秤称,可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多吃,收入大部分都用于买食物,我也就是在那时候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由于每个月开支量力而行,实际支出有统计,在收入不多的情况下,周维烈家仍然每月略有结余,生活得井井有条。

家庭支出:从食物为主变为多元化

现存的25本收支账是周维烈从1961年4月开始记录的,直至2015年4月,部分收支账因岁月流逝、搬家辗转而遗失。从记录第一笔支出开始,无论收支的数额大小,都要记下来,小到两分钱的存车费、三毛钱的冰棍,大到购买家用电器、人情往来等。

随手翻开周维烈1961年收支账,其中记录道:“煤100斤,1.45元;劈柴40斤,1.28元……”因为当时周维烈一家居住在简陋的平房里,需要买煤和劈柴用于取暖和做饭。周维烈告诉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过去,收入的绝大部分开销用于购买食物解决温饱,买菜的记录也很简单,种类也少,而随手翻开2015年的账本,消费越来越多,但食品的支出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水果、香肠、黑芝麻糊等食物曾几何时是“奢侈品”,如今已很平常,而家庭大额的支出也由食品支出变成了旅游、保健等提高生活质量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支出了,消费种类也越来越多元。

婚礼习俗:从五斤米饭到两桌喜宴

周维烈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变化最大的要数人情往来支出了。“改革开放前,谁家有红白喜事,都是送实物的,而改革开放后,渐渐随礼都变成了礼金。”周维烈说,不仅送礼方式发生了变化,礼金金额也逐年提高。“以前随礼三五十元,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图个热闹,现在的礼金几百到几千都有。”周维烈说。

不仅如此,如今结婚的排场也发生了变化。“1977年我大儿子结婚的时候没有婚车,是儿子接了儿媳妇走路来的,1981年给二儿子办婚礼,还是从我表哥那里借了二百元钱办的,儿子骑着自行车就把儿媳妇娶回来了。”周维烈说,“等到1986年小儿子结婚时,有公交车了,他就用公交车当婚车,婚礼也热热闹闹的。”

除了婚车,婚宴也逐年大不相同。“大儿子结婚时,我们买了五斤大米饭,用塑料桶拎回家招待亲朋好友,也没什么肉菜。”周维烈说,“等到小儿子结婚时,就在单位后勤食堂办了两桌酒席。”

记账使家人把勤俭节约融入骨子里

周维烈告诉记者,这些厚厚的家庭收支档案,不仅对周维烈本人,而且对他的家人和他周围的人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家人在他的影响下,早就把勤俭持家融入自己的骨子里。

在周维烈眼中,收支账凝聚了中国人传统当家理财智慧,也是勤俭持家、艰苦家风的基础,更是夫妻俩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培养艰苦朴素美德的生动教材。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唐心萌

摄影记者聂焱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