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今晚落幕,“哈佛女孩”周颖夺冠,爱读书是最大秘诀

高难度,高强度,高密度。因“三高”被誉为“最难小提琴比赛”的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经过为期三天的决赛比拼刚刚落下帷幕。来自美国的华裔选手周颖凭借高超技艺以及对乐曲的深刻理解摘得冠军,并获得高达10万美元的奖金。奥尔加·什劳布科娃凭借对陈其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的动人演绎,斩获“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

图说:周颖在此前的比赛中 图IC

所有艺术赛事的比拼,最初考量的自然是过硬的功底和高超的技巧,可但凡进入高阶境界,最终还是文化素养的较量。用这段话来形容周颖的夺冠最是贴切。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周颖,在懂得运用弓弦来表达内心感受前,并不热衷于练琴甚至有些许延误:“我不热爱枯燥乏味的练习,我更喜欢读书。”若非得益于同样是小提琴家的父亲的鼓舞,或许周颖在还未领略弦乐之妙时,便已放弃。但最终,经过了技巧磨砺阶段,周颖不得不承认:“除了音乐,我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自我情感表达的途径。”

至今酷爱读书的周颖,也在浩瀚书海中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知识储备,而阅读带来的思考习惯也让她在乐曲理解上更为深刻和深邃,从而令她的演绎更能触人心弦。在决赛阶段,六个选手带来六种不同感觉的《悲喜同源》,周颖的演绎是唯一获得这部作品创作者陈其钢掌声的。虽说,赛前陈其钢再三强调,不给看视频、不鼓励模仿,想要选手按总谱“自我发挥”,但最后他的掌声说明了内心的认可。

图说: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落幕 官方图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早在入围1/4决赛接受采访时,周颖对自身的客观评价、对乐曲的深入剖析以及为《悲喜同源》这样的决赛必拉曲目所做的案头工作,就让人吃惊。当日,接受采访的选手中,唯有周颖为这部“只有进入决赛才可能需要准备”的作品做了背景调查和深度剖析,她说:“我知道,这部作品是陈其钢先生痛失爱子后的作品,其中蕴涵了作曲家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深刻的感悟。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尽量将作品演绎得饱满,把个中复杂情感通过演绎层层传递,将这份深刻表达出来。”(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