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看《开学第一课》却插广告 曹林:很刺眼很打脸

原标题:孩子们给教育部上了“开学第一课”

摘要:本来就是一个公共电视台,商业不是主要目的,“开学第一课”的公益价值远远高于商业价值,当商业与公益在时间上发生冲突的时间,当然应该牺牲商业,让出广告时间去准时播出这第一课。牺牲千万广告准时播第一课,本来可以多牛B啊,树立一个多好的公共形象,但,对不起,实在舍不得黄金般的广告价钱

吐槽青年出品曹林|文

开学第一课,本来是孩子们很好的学期开端,却受到家长和孩子一边倒的吐槽:又是不守时,迟到了13分钟;又是浓浓的商业气息,满满13分钟的广告,让人感觉是“开学广告第一课”;又是满屏的教育培训广告,跟教育减负的理念严重冲突,让人感觉很刺眼很打脸。《开学第一课,教育部请向大家道个歉》刷屏朋友圈,见证着家长和孩子们的共鸣。

本想给孩子们上的“开学第一课”,却反被孩子们上了“开学第一课”,教育部和央视挺尴尬。不过,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上课”本来就不是你讲我听的单方灌输,课堂本来就是民主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未必不如师,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嘛。犯错不怕,知错认错就好,改了就是好孩子,请教育部门以“开学第一课”为鲜活案例,吸取教训,认真纠错,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教学相长,动态中案例教学,“开学第一课”就有了双重意义。

反被学生和家长上的“开学第一课”,教育部门和央视应该记哪些笔记呢?

第一,“发文件让集体收看”这种权力,应该谨慎使用,既然是教育部门的事,应该尽可能使用教育手段,尽可能地去行政化,去强制化,柔性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的核心是感化和引导,而不是强制。“开学第一课”是个好课,形成了好口碑,教育部门应该珍惜这种口碑效应,维护好这个品牌,而不能在“权力过度干预”中毁了这个品牌。毁掉一首好歌的方式就是做成手机铃声,毁掉一本好书的方式就是指定教材,毁掉一个好节目的方式就是“强制观看”,在教育过程中,过度的强制只会制造逆反和抵触心态。

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指定和强制,也涉嫌垄断。虽然是公共电视台,但也是商业机构,靠广告赚钱,这样的行政指定,会成为广告变现的手段,这样真的好吗?

第二,即使“发文件让集体收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既然权力干预了,那权力就要负无限的监管责任。我好奇的是,有关部门发文让学生和家长观看,部门领导自己有没有同时去看?如果也跟孩子们一起看了,当看到节目不守时,当看到那些长长的、刺眼的广告时,有没有觉得不妥?既然发文要求,指定了时间和频道,就要全程监管、完全负责,对节目内容、时间、插播广告负责,让学生和家长在那个时间看到好节目。

通知不是随便发的,如果负不了这个责,没有能力进行监管,就不用动用那种强制的权力,权力的另一面是承担责任的能力。

第三,节目延时推后了,要有应急,要有及时的说明,不能发个通知就当甩手掌柜。电视就是随时面对突发和变化的媒介,前面有其他重要新闻延时,这个可以理解,节目时间表只是预估的时间。——但既然让全国的孩子家长们坐到电视机前了,跟孩子说好时间了,时间延后就要及时作说明,让孩子们有个预期。这样没有解释,没有及时说明,让孩子们空等,传递了“大人不守时”的恶劣示范。

第四,这本来是向孩子传递“一诺千金”理念的多好的教育机会啊。前面突发新闻和重要新闻占时间了,其他节目延后了,为了履行对孩子的谎言,能不能牺牲一点儿广告时间呢?是的,这个时段广告值千金,但对孩子的承诺呢,开学第一课呢,是不是比千金更重要?本来就是一个公共电视台,商业不是主要目的,“开学第一课”的公益价值远远高于商业价值,当商业与公益在时间上发生冲突的时间,当然应该牺牲商业,让出广告时间去准时播出这第一课。

牺牲千万广告准时播第一课,本来可以多牛B啊,树立一个多好的公共形象,但,对不起,实在舍不得黄金般的广告价钱,所以你们就担待着点、忍一会、等一会吧,广告商看中的就是这个时间。

第五,教育部门类似的这种合作一定要谨慎,权力不小心可能就被套路了。比如,借这种合作去吸引广告,过度商业化,广告可能跟教育部门推行的理念相悖,播出中可能出幺蛾子,最后的锅都得公权部门去背。所以,使用权力进行这种合作时,一定慎之又慎,爱惜权力的羽毛,珍惜孩子的信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