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连续举办国际小提琴比赛增进中外交流

入围决赛的捷克选手奥尔加·什劳布科娃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背谱演奏指定中国作品《悲喜同源》。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新华社上海9月4日电(记者许晓青 任垚媞 黄扬)身着一袭红色长裙,奥尔加·什劳布科娃紧闭双眼、挥动手中的小提琴琴弓,沉浸在决赛关键时刻,现场的评委和观众鸦雀无声,空气中仿佛只剩下音符在流淌。

9月初,在此间举办的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决赛上,这名来自捷克的“90后”女选手,用她娴熟的技巧、独特的诠释方法,演绎了富含中国元素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最终,奥尔加斩获大赛二等奖和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

在入围决赛的6名选手中,奥尔加是唯一一名把《悲喜同源》乐谱背诵下来的选手,并在决赛现场背谱演奏,挑战这部指定作品。

“背谱演奏,展现了这名外国选手的态度,对中国作品、对中国文化,她表达了特别的尊重和理解。”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薛伟在赛后点评。

奥尔加荣获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和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按照每两年举办一届的规则,自2016年以来,上海已连续举办了两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

这一由已故国际著名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的姓名来命名的国际赛事,从创设之初就有一项明文规定——入围决赛的选手,要与交响乐团合作,除演奏一部自选作品外,还要演奏一部主办方指定的中国作品。

第一届比赛时,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指定为决赛曲目。当时,比赛组委会透露,下一届比赛的指定中国曲目,将不再是《梁祝》。

这曾一度令中国乐评界担忧。是否真的能有一部新的中国曲目脱颖而出,成为“指定”?

到了第二届比赛筹备阶段,著名作曲家陈其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浮出水面。来自中国、捷克美国、加拿大、乌克兰等国的6名选手,在为期3天的决赛中,分别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演奏《悲喜同源》。

“6名选手的分别演奏,呈现了六种个性化风格。”比赛评审委员会联合主席大卫·斯特恩点评。

据了解,《悲喜同源》于2017年首演于北京国际音乐节。这部新鲜出炉的协奏曲,既包含作曲家对中国古曲《阳关三叠》及唐代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的理解,同时也融入了作曲家个人生活的感悟。

在比赛间歇,各国选手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个声音是怎样发出的’‘那个声音是不是有点像中国民族乐器的声音’,大家通过私下的切磋,试图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也更加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奥尔加说。

从主办方的角度看,在国际大赛平台上,中国指定曲目显然不能只有一部《梁祝》。推动设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要让世界青年音乐人有机会演奏更多的中国“新经典”,希望借助交响乐和小提琴这样的载体,更好地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出一道演奏中国曲目的‘难题’,这与举办国际比赛的宗旨也是十分契合,我们的愿景是选拔面向未来的个性化演奏者。”大卫·斯特恩说。

据悉,今后的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还将保持惯例,继续选择中国作品作为决赛指定曲目。主办方将向入围的中外选手及时提供指定中国曲目的总谱等,让更多的世界青年音乐人有机会“触摸”中国作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