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者:如何培养“战略思维”能力?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如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战争中,哪一方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越准确,哪一方取胜的可能性就越大。换言之,就是战略运用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对现代企业而言,同样如此,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是战略运用的成功,是企业管理者战略思维的体现。

华为——任正非先生一直以来对“战略决策”十分重视,并在华为内部设置了专门的组织来保障华为的战略形成机制。

联想——柳传志先生很早即提出了“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三要素,清晰地指出了战略的重要性。

战略运用对企业的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呢?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套战略思维的养成方法。

1 明确战略目标

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之后,一切行为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不论你是要提高销量?还是增加市场占有率?或是是打开品牌知名度?

总之,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越好,这样的战略行为更有针对性和可控性。

2 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能够确定当前形势中的关键点,把十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找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并制定解决对策。

你必须找出问题背后的问题,比如销量不好,是产品问题,还是顾客问题,还是销售员的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改进哪个方面最能解决这个问题?

要善于组织现有的资源进行无限的发挥,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3 确保连贯性

为了处理调查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各种行动之间应该具有连贯性。

连贯性行动,一定是一套组合拳,见招拆招,一方面用最少的资源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能防止你的竞争对手跟进。

制定一份总纲要,根据总纲要分成若干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每一次的解决都是为下一步做铺垫。

正确预判竞争对手未来的计划,并采取应对措施,使对手的优势变为劣势,化对手的优势为劣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精确到细节的处理。

4 具备可执行性

任何战略最终都要靠实际行动来完成,所以战略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具备可行性。

这就要求你发挥严谨的逻辑思维,保证你的战略从始至终具备良好的可执行性。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策略,只有完美的配合。

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应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共同推进目标向前、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集中力量应对某一项挑战。

5 认知市场

所谓认知市场,就是彻悟某个行业之后,所产生的深度的洞察力。

当前发生了什么,与历史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等等。

形势分析要有理有据,用优势来消除阻碍,预见竞争对手将要做出哪些举措和应对之策,利用公司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实现一些目标,也要放弃一些目标。

就好比是一个专家级的猎人,不再专研捕猎技术,而是通过对生态信息的分析,确定哪些猎物今年必须禁止狩猎(保持生态平衡),哪些猎物有捕猎的价值(最佳战场),哪些没有(投入产出比低),哪些有价值但搞不定。

6 预测结果

战略做完之后,进行结果预测,并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怎么弥补?如果失败怎么办?如果竞争对手出奇招怎么办?

分析为什么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所在,是什么原因把市场变成当前的样子?从而扬长避短,分析优劣势,准确锁定自身产品的优势,挖掘隐藏在形势下的潜在机遇,评估机遇的价值与风险,深入的研究思考这个过程可能引发的多重问题,最终挽回局面。

以上就是一套完整的战略思维养成步骤。先做好全面的市场调研,在了解客户,了解对手,了解自己的同时,扬长避短,直击特定市场,占领制高点,运用战略思维,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