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点:
星愿航天于2022年3月5日已经成功发射两颗星愿卫星
星愿航天是一家航天IP运营公司,提供太空相关服务
星愿航天的业务有面向专业机构的卫星遥感和通信服务、面向普通用户的太空星愿和太空纪念馆等服务、面向企业用户的太空营销策划服务
星愿航天发展的整体理念是,让每一个普通人了解航天、接触航天、加入航天,让卫星服务和每个普通人产生关联,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航天人
2022年7月8日,星愿航天创始人一土昊受邀出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FM100.6“京津冀之声”《科创中国》节目,同节目主持人张艳一起解读星愿航天背后的故事。
FM100.6“京津冀之声”,是由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河北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以发布权威信息、展示发展成就、推进创新协同、服务民生福祉为宗旨,打造跨地域、跨媒体、多领域的媒体融合平台。《科创中国》是其中一档服务于科技创新人物及产业项目的多媒体访谈节目。
2022年3月5日14时01分,星愿航天“一土号星愿卫星”、“暄铭星愿卫星“随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土号星愿卫星”、“暄铭星愿卫星“将用于接收星愿航天用户上传的“星愿”或“数字纪念品”。7月8日,星愿航天创始人一土昊受邀做客《科创中国》节目,同广大听众介绍了星愿航天的由来、初衷、定位、业务内容等。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主持人张艳:
请王总先帮我们讲讲星愿航天这家公司名字的由来?
一土昊: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或者是一些电视台上面或者是一些直播上面看到火箭发射的场景,这个场景其实是非常震撼的。当我们看到火箭发射直播时,会有很多很多的网民会在这个直播间里留言发弹幕,“中国航天真的很厉害,祖国发展得很强大。我希望在火箭能带着我的愿望一起飞上太空。”
甚至有很多人在下面许愿。然后我们就觉得对着星星许愿,其实是我们从小就说就会玩的一个事情。小时候,我们可能会躺在草地上或者爬到屋顶上,对着星星去许下自己的一个愿望。这个场景一直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而我们长大了以后,可能在一些城市里都已经看不到特别清晰的星空了,但是我们却还有这样一份美好的期待。
我们是一家造卫星和卫星服务的公司,那我们是不是就是能够让一些普通人能够跟航天发生关系,能够将自己的愿望发到卫星上面去,然后用卫星告诉宇宙我有一个什么样的愿望。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做这样一个对着星星许愿的场景作为我们一个基础的逻辑,所以就叫了星愿。
其实,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火箭发射视频直播,大家就会觉得祖国有多么强大。而我们反过来想的一个点就是这些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希望这件事情能让我使用它,应用它,然后跟我发生关系。所以说星愿航天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航天跟你我都有关系,让我们对星空可以触手可及。
主持人张艳:
我在介绍当中看到你们给自己贴标签的时候有一个核心词定义星愿航天是航天IP 运营商,那怎么来理解这样的一个定位?
一土昊:
我们觉得航天这件事情,在全世界角度上来讲,其实它都是一个非常高端精尖科技的产物。那么在任何一次的火箭发射都能够成为新闻热点,对不对?这是我们大家都能够看到的一个点。那么我们也知道,在互联网信息非常繁杂的时代里,大家能够把一个目光注意到同一件事上,其实是挺难的。
但是我们会发现那像我们前段时间神舟十四号发射,那所有的网民都会放下自己在看的其他的内容,全都来看我们的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一起上太空的这个直播。其实航天它就有这种吸引流量和吸引所有人的注目的这样一个特殊的属性,因为它频率低,而且场景还壮观,还能代表着一些综合实力。让人有振奋人心的感觉。所以说就每次有航天的相关事件和新闻的时候,都能够成为新闻和事件的热点。
从国际的角度上来看,我们会发现像美国的NASA 之类的早就开始打造IP 了。那全球人们可能都认识 NASA ,甚至是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我们也经常能买到NASA 的什么勋章、衣服、帽子甚至是一些纪念品。这就是一种品牌 IP 输出的特征。
我们就发现,其实在国内我们也在做相关的一些事情,像中国航天也有自己非常多的周边产品。我们发现用航天去打造一个IP 相对来说成功率是比较高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做了一个对着卫星许愿的系统,用太空星愿这个系统向卫星去许愿,就被一土号星愿卫星接收。现在有6000 多万人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对着一土号心愿卫星去许愿,那一土号心愿卫星就会成为一个 IP。 我们未来如果说再去设计一些造型比较奇特的、功能比较厉害的卫星,那么这些东西都能够成为IP 。一颗一颗的卫星,一颗一颗的火箭,一个一个的航天相关的主题和项目,甚至跟它相关联的一些事情,都有可能往 IP 化的方向去发展。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讲,做一个IP 无非来讲就是去设计一个形象,或者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其实设计和制作一个IP 都不难。难的就是我怎么样能让他流量集中,被很多人关注,很快地被用户所接受。所以说,我们觉得航天就带有这样的一个属性,只需要挂载上航天发射、火箭发射这样的一些特点,那这个 IP 可能就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被大部分的人所认知。那么这个 IP 背后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或使用价值。
主持人张艳:
星愿航天目前的业务主要是什么?
一土昊: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让航天跟每个人都能发生关联。我们的初级业务,就是大家向着卫星去许一个愿,然后再稍微高级一点,就是我可以把一些图片视频发到卫星上面去。把我的一个照片纪念或者是一个视频放在太空纪念馆的卫星空间里。
再往上面我们还有一项业务,用户可以把实物的东西给我们发上太空。比如说在3 月 5 号这次的发射里面,在暄铭星愿卫星的内部,我们放了一个物理空间。那这里面有些品牌企业放了他们 IP 形象的小玩偶,还有一些普通的用户,把戒指、项链、吊坠、自己写的小纸条、画的小卡片,甚至是用那种老式相机拍的胶片放进了太空纪念馆。我们把它封存在了卫星里面,直接随火箭发上了太空。
这个项目叫做太空纪念馆,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电子信号上传的卫星,另一部分就是实物装进卫星发上太空。这个也是让很多的航天迷非常激动的一件事情,因为很多人所有人都希望我跟太空发生一次深度的联系。现在让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能买张票,坐个火箭上太空玩一圈,可能还稍微需要点时间。
在这个实现之前,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先把我的一个小物件送上太空,送上去以后,我们会有一个太空纪念馆的一个小程序。在这里还可以查询我的这个纪念品,装在哪颗卫星里,现在飞到了什么地方,我可以一直定位它。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可以分享给我的朋友说你看我有一个东西被卫星带上天了,这是我们太空纪念馆的业务模块。
我们本身卫星自己的实用功能,比如它的通信功能、遥感功能,我们也是有另外一个商业模式的,专门服务于一些专业机构的。
主持人张艳:
星愿航天定位是航天IP运营商,同时也是一家太空服务企业。从服务的角度来讲,星愿航天的服务对象和特色是什么?
一土昊:
我们所服务的对象具有互联网公司和航天公司两个属性。这样的用户群体都是我们的用户,我们用户群体其实是非常广泛的。
从航天领域应用上,比如像农业、水利、环保等这样的一些机构,他们会对于卫星的遥感数据有需求,他们需要用遥感数据去进行农业、水利和环保地质观察相关的服务,这是我们服务的一个群体。甚至像地图测绘之类都会在这个行列里面。
在卫星的通信领域里面,我们可能未来还会跟我们的合作伙伴组建的卫星互联网,让普通用户可以通过卫星进行互联网应用,在一些没有基站或者是互联网信号欠发达地区,都可以通过卫星直接来上网或者是实时通信。这些是我们的一个大规划的范围。
再下一级就是我们对于普通的用户是我们最广的合作伙伴。那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一个愿望、自己的一个纪念品发上太空,或者是收藏一个跟太空有关系的数字藏品,用这样的方式去参与航天。
当他们对这个事情特别热衷或者是关注度特别高的话,就又产生了一个我们的服务群体,就是 B 端的合作客户。因为他们觉得你这里有流量,通过航天服务,通过我们产品,可以自然地吸引大批流量。就会有很多赞助商也想去做一些类似的航天服务和活动。我们就会为这些品牌方再去提供一些航天主题的活动的策划和执行。
主持人张艳:
星愿航天的这些业务板块是如何开发和打磨的?
一土昊:
首先就是航天这个事,我们和普通用户连接的这一端上面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对
于每个普通人,我一说到航天,大家都说我听说过,但是再细了就不懂了。比如说我说这个卫星绕地球转一圈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在不同的轨道的时候,它的这个覆盖面积是多大?然后卫星在太空中,它是如何获得能源的?
所以航天就卡在一个说到这个方向大家都听说过,然后说到细节又都不是很明白的一个阶段那这个阶段里,我们觉得我们的第一任务是什么呢?就是让更多的喜欢航天的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航天。
我们用了三个阶段,叫做接触航天、了解航天甚至有机会的话可能会加入航天,这就是我们的整体的理念,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航天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