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至芯半导体联合创始人:公司发展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芯空


忙。

这是至芯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至芯半导体)联合创始人黄小辉的工作常态。早上八点半,黄小辉已经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模式,他忙着接受采访,忙着出差,忙着参加会议,同时也忙着至芯半导体A轮融资的接洽。

黄小辉告诉动脉橙果局,在至芯半导体此次的A轮融资计划中,他们的目标金额是5000万,投后估值将达到5亿,团队目前正积极和多家投资机构接触,并且希望在两个月内落实这项工作。

实际上,这家专注于深紫外半导体材料,打造三颗芯片——发射芯片、探测芯片、通讯芯片的初创公司,已经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但它仍然在规划自己的每一步,并朝着最后的目标进发。

那么,至芯半导体是如何成立?又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路呢?在对联合创始人黄小辉的采访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些答案。橙果局根据采访实录进行整理和编辑,与大家一同了解这家初创公司的初心、梦想,与成长,Enjoy:

#01

结缘半导体,用“芯”创业

创业故事还得从黄小辉的求学经历说起。

黄小辉大学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学习了包括材料科学导论、半导体物理、新能源材料等主干课程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期间,黄小辉在固体材料,尤其是氮化镓相关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也正是这段经历,为他之后创办半导体公司奠定了研发基础。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就与氮化镓生产有关,负责可见光材料和芯片的相关工作,包括氮化镓激光器、氮化镓LED等产品研发。

沿着半导体这条路走下去,看起来顺理成章。从求学到工作,黄小辉都继承了原有的专业知识,并在材料和芯片这一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除了个人经历外,黄小辉很清楚地明白:创业需要一个契机和团队。

先说契机,即看到了行业痛点。

在企业工作的那十年里,黄小辉深感国内的半导体技术落后于国外同行。第一个痛点就是设备的制造,黄小辉坦言,当时的研发设备大部分都是从国外采购的,这就导致了原材料的研发滞后成为第二个痛点,并牵连到半导体材料缺乏供给,芯片的制成材料十分依赖进口。如此的恶性循环,激发了黄小辉创业的欲望,并期望改变这一现状。

而一个专业化团队的加持让他的创业想法有了底气。

“最开始,我们就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半导体材料与芯片器件相关的行业专家。”黄小辉自豪地说道。实际上,至芯半导体的初创团队是一个专业化的交叉组合,不仅有负责材料芯片研发工作的科研人员,还有主管产品运营、财务等领域的商业人士。

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创业组合,进行的合理分工有效避免了研发人员在商业领域方面的“尴尬”,让专业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发挥最大的价值。

也因此,在2020年7月,至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的一个月内,团队凭借自身的经验积累与创业理念获得了许多投资人的认可,并成功拿到木林森、步步高和科宇盛达基金高达9000万的共同投资,完美完成了天使轮的融资目标。


#02

精“芯”产品,抢占市场

“先让公司活下去。”是每个创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公司成立之后,对外产品输出成为最主要的任务,这其中就涉及到产品的布局,即让研发与营收实现平衡。

也就是说,在早期,至芯半导体先将发射和探测芯片这类性价比较高的芯片投放到市场上,为公司的后续研发和正常运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而在后期,高品质的研发工作则能助力产品更新迭代,届时,营收自然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那么获得了生存权后,团队就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活”这一命题了,唯一的答案就是向社会输入更多的精品。

据悉,2021年的紫外芯片市场已经超过30亿,并预计在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3%。这表明了紫外线巨大的市场规模,也为公司发展创造利好趋势。

看到这样的势头,至芯半导体也针对紫外线市场精心打造五条产品线,分别是紫外线通讯产品线、杀菌消毒产品线、紫外线信号探测产品线、阳光维生素产品线和气体液体传感器产品线。

首先是杀菌消毒产品的输出,UV紫外线光凭借无副作用、无选择性杀菌、无应用场景限制等多项优点,成为市场青睐的杀菌技术。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至芯半导体研发防疫芯片——深紫外芯片,杀菌仅以秒级计算,大大提高了防疫人员消毒杀菌的工作效率。

经过江苏疾控中心CDC检测报告结果:至芯半导体UVC芯片垂直照射距离20厘米处,样品消毒时间10秒对染于玻片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分别为4.22,灭活率高达99.994%。

检测报告一出,其立即成为各大产家的抢手货,2021年下半年,芯片产出已突破 50KK/月,灯珠产能10KK/月,现在已经正式面向市场。

另外,至芯半导体还推出了首创MESv消毒体系,利用物联网模块,升级为在线监测、主动预警、高效杀菌和结果可视的“查—消—测一体化”消毒方案。

图:至芯半导体首创MESv消毒体系

其次是阳光维生素产品的输出,芯片从阳光中提取对人体有益的阳光维生素波段,剔除有害波段,让用户实现在家晒太阳的愿望。

黄小辉向橙果局透露:“目前,阳光维生素产品已经有了原型机,机器正在接受测试认证,在此之后,这款新产品才能正式上市。”

最后是紫外探测芯片(传感器)产品的输出,这主要运用在两个领域:第一个是军工探测,负责导弹的跟踪工作;第二个是民用探测,涉及到紫外线指数探测和工业气体检测两个方面。

据了解,紫外探测芯片(传感器)产品预计在2022年Q3完成研发,并提供发射和接收芯片和整套模组。

而在至芯半导体周密的产业线布局下,合作方已经遍及医院、企业和政府三方面。

先是在医院端,至芯半导体已经和北京安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医院进行合作;再是在企业端,荣耀、木林森、华为等大企业都已经成为“座上客”;最后是政府端,江西吉安市政府和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政府都在积极试用产品。

而这些产品通过各个合作方,进入到白色家电、净水、母婴、快消品、医疗、探测及通信等多个行业,也进入到大众的生活。


#03

专“芯”底层,上市便是水到渠成

当橙果局问道至芯半导体为了2024年的上市计划做了哪些准备时,黄小辉这样回答:“我们的目的不是非要上市,而是想把产品研发工作搞好并把公司经营好,当公司足够强大时,上市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实际上,至芯从成立之初,无论是产品的打造还是公司的管理,都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来运作的。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底层的逻辑——研发,让产品性能往深走。

作为一家以技术驱动的企业,至芯半导体期望缔造一个世界级第三代半导体帝国,黄小辉认为,人才、设备和专利这三要素能帮到他们。

人才是第一要素,即科研人员是所有技术创新的源头。因此,至芯半导体组建了一支由博士、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及资深技术人员组成近百人的研发技术团队,深耕紫外行业,并积累深紫外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经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有技术人员,而没有先进的设备来进行支撑,也不能做好研发工作。

所以在2020年12月,至芯半导体实验室建成,实验室由研发总监管理的下设外延材料生长研究中心,芯片结构研究中心,灯珠封装研究中心组成,并配有推拉力测试机、等离子清洗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等先进设备。

截止到目前,至芯半导体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达到70多项,其中包含了发明专利27项,这对一家初创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这当然和至芯半导体特别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有两点益处:第一点是对产品形成保障,避免专利遭侵权与抄袭;第二点是公司技术实力的象征,便于在行业内展示实力。

最后,黄小辉告诉橙果局:“将底层基石打好之后,才能一步步垒高上层,进行公司运营、财务、销售等等工作,才有可能将至芯半导体打造成一个世界级半导体公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