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600年大坝不逊都江堰,柏树打桩,糯米汁浇筑,成世界遗产

说起大坝,人们都不陌生,它指的是截河拦水的堤堰,或者是水库、江河等的拦水大堤,人尽皆知的肯定是小学课本里就学过的四川都江堰,而这座大坝其实一点儿也不逊色都江堰。

这座大坝就是位于山东泰安市东平县南城子村东北大汶河下游的戴村坝,素有“中国古代第一坝”之称,因其是京杭大运河的心脏工程,故又被誉为“大运河之心”。

戴村坝修筑于1411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据记载,当年修筑这座大坝共征用了16.5万名民工,耗时8年。

古时候没有钢筋水泥,人们就在沙滩上采用柏树打桩筑坝,用糯米汁和杨树汁搅拌浇筑,坝上巨大的石料间则用一个一个的铁扣相连,把大坝锁成一体。在建成至今的600多年中,戴村坝经历了6次大修,至今仍非常坚固。

全长1500米的这座大坝由三部分组成,从南至北分别是乱石坝、滚水坝和玲珑坝,大坝横截大汶河,坝下为大清河,明清时期大运河500年的航运畅通,戴村坝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戴村坝就这样横亘在大汶河上,拦腰截断了自东向西流的河水,它不但是我国水利工程的一大杰作,也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

如今的戴村坝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成功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这项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工程因年代久远、技术含量高、修建难度大、保存完好等,还被考察组专家称为“中国第一坝”。

现在的戴村坝除了作为水利枢纽工程外,这里已被打造成戴村坝景区,“戴坝虎啸”是非常著名的景观,说的是夏秋时节河水翻滚漫坝,那巨大的声响就如同虎啸般。

新建的戴村坝博物馆里,有关于戴村坝历史由来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还有一些历史文物的展示,如当时人们修筑大坝时用到的一些工具等,博物馆前有一尊白英的头像雕塑,为解决运河漕运的畅通和戴村坝的建设,他是一位功不可没的人物。

600多年过去,目前大运河向北通航的功能基本丧失,所以现今汶河水经过戴村坝后也已不再进入运河,而是进入东平湖,戴村坝便成了东平一处旅游文化景区,吸引着很多人前来游玩。(摄影/尚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