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三里屯“深夜书房”成“网红” 夜间营业额占全天近三分之一

日期: 来源:北京晚报收集编辑:刘玲

三里屯太古里南北两区之间,曾经的“脏街”已经变身为整洁亮丽的步行街,刚刚开业半个月的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更是成了这条不足百米的街区中最养眼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当城市进入午夜,从书店中透射出的点点灯火、在店内选购和阅读书籍的读者,构成了三里屯夜生活中充满意境的一道新景观。

特色设计打造出“网红”书店

开业仅半个多月,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已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有不少市民和游客专程慕名而来。走进店里,个性十足的设计让人有种穿行于书海书林中的感觉,每一面书架都有14层之高,从地面一直伸向天花板。为了方便读者取阅上方的图书,书架旁还设计了“空中走廊”,就在读者踏入大门、浏览图书时,不经意之间,就通过缓坡踏上了二层走廊,而后沿着楼梯又可以回到一层,起伏错落,让原本只有一层空间的书店呈现出两层的视觉效果。

记者看到三联韬奋书店副总经理王玉时,她正像一名普通店员一样往返于书架之间码放书籍。“这两天我们还在加紧上书,一个月内还要完成详细的二级分类,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王玉告诉记者,“书店的设计灵感源自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在店内的阅读体验好比在知识中的蜿蜒之旅——书山行旅。蜿蜒的二层廊道如果从上往下看,恰似一双眼睛。这也传达了书店的理念,希望读者在书山中求索,用眼睛发现未知的世界。”

王玉还透露了一个书店设计背后的小秘密,“三里屯寸土寸金,书店可用的空间总共只有300平方米左右,对一个综合型书店来说,承载量实在太小。为此书店方和负责书店设计工作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很多次的沟通。”王玉告诉记者,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从行为学入手,巧妙下挖回填土,加大室内净高,增加首层台阶错落和二层路径回转,使建筑内部产生出更多的自由度,并将藏书量由2万册增加至4万册。“真是把这个空间用到极致了,设计师将书喻为身边的树木和背后的远山,蜿蜒的马道连接了两层空间,读者穿梭其中,妙趣丛生。”设计还实现了对“书格”的守护与表达,书架层板与书籍充分契合,杜绝席丰履厚;书架的高度与马道的设计让每一本书都可以被读者轻松取阅,掇菁撷华尽在书山行旅之中。

夜间营业额占到全天近三分之一

与此前的美术馆总店一样,三里屯店也是24小时营业。许多读者都表示,作为北京最著名的“不夜城”三里屯地区,恰恰最需要一家24小时书店。“屯东街是酒吧一条街,夜间比较喧闹,我们这边(屯西街)就适合喜欢安静读书的人来,现在的三里屯,动静相宜恰到好处。”王玉透露,试运营半个月来,晚9时至早9时的营业额均在5000元以上,周末还能突破1万元,夜间营业额能占到全天的近三分之一。“出乎我们意料,在开业不久后的五一小长假还创下了夜间销售2万元的新高。”

“五一前,三里屯街道的工作人员特别提醒我们要做好店内大客流的应急预案,比如店内达到多少人的时候就需要限流,当时我还觉得很奇怪,书店怎么会需要限流呢?”回忆起五一期间书店爆满的盛况,王玉至今记忆犹新,“有不少是游客慕名而来,不过从假期过后的日常经营情况来看,每天晚上基本都是七八点钟开始上人,午夜十一点多还有不少读者在店里选购图书和阅读,这种现象说明了三里屯地区对24小时书店确实有很强烈的需求。”王玉说,相比老店,三里屯的读者更加年轻化,外国读者也明显增多,因此在书品门类上,书店也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外版书、港台版书的陈列。

上周末的晚上11时左右,记者在三里屯店内看到,临近午夜依然有不少读者,他们有的坐在休息区静静地看书,有的逡巡于高大的书架中挑选自己心仪的书籍,还有的面对笔记本电脑在专心做着自己的事情。

“我今天是特意过来刷夜的,我们家都是三联的铁粉,而且这家书店的一个特色就是24小时不打烊,必须要感受一下。”今年读高一的学生杨洋告诉记者,“从这家店开业到现在,基本上每个周五的晚上和周末我都会过来。每次来都会有惊喜,这应该也是实体书店最大的优势吧,因为有可能随便扫到的一本书,翻看后就觉得很有意思,再网上看一下评分,觉得不错就会直接收了,这种感觉跟在网上买书完全不是一个体验级别。”

家住附近的田女士几乎一周要来店里两三个晚上。田女士说,“我特别喜欢这里的环境,很安静和轻松的地方,想自己写点东西的时候就会拿着笔记本电脑到这儿来坐一晚上。小区的不少邻居晚上散步遛弯也会到这条街和这家店里来逛逛,我妈还从这里买了好几本养生和烘焙的书呢。确实很难想象曾经的‘脏街’会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就像梦境一样。”

“文化三里屯”建设将持续推进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现在我们三里屯不仅有三联,还有太古里红馆以及城市书屋等惠民文化空间。我们正在利用各种资源打造‘文化三里屯’,让这里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三里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里屯辖区有驻华使领馆、外交机构95家,太古、SOHO、世茂、通盈等20余座大型商务楼宇,近5000家企业云集,三里屯酒吧街、工人体育场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化三里屯’的建设不单单是增添惠民文化空间,更重要的是以文化空间为依托,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周边居民、外国友人踊跃参与文化交流,更好地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这位负责人透露,除了4月份刚刚举办的书香三里屯文化周活动外,街道还将整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打造国际时尚文化主题周活动,未来还将在“3.3”大厦的西侧打造一座文化小广场,用于举行与三里屯国际时尚品位相一致的文化活动。同时依托三联书店和城市书房,打造系列的线上和线下读书会活动。“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街区,我们希望人们以后到三里屯来,不仅看到有喧嚣热闹的酒吧,还可以在像三联书店这样的地方找到让自己心灵宁静的港湾,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与陌生人分享读书心得、观影感受甚至是旅行故事,让三里屯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人文地标,有故事,更有温度。”(记者 左颖 成长 文并摄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 话剧《同生书店》将上演

  • 由海淀文联出品的原创话剧《同生书店》将上演。海淀文联主席、本剧总监制苗地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深入探讨文化与科技进步、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入挖掘
  • 万明华:只为书香满洪城

  • 南昌是千年古邑,向来文风鼎盛,书香弥漫。久居于此,我深受熏陶,更想为书香古城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机缘巧合!为推进全省城市书屋建设发展,省政协提出“书香南昌”课题,我有幸承
  • 神“断句”背后究竟有什么奥秘?

  • 生活中的“断句梗”不仅火爆各大社交平台,有时也会在新闻标题中闹乌龙。比如,「广东省长假成绩单」这则标题虽然是夸赞广东省消费市场在长假期间迅速回暖的积极现象,但一不留神
  • 《读者》杂志原常务副主编郑元绪去世,享年77岁

  • 读者杂志社沉痛宣告:《读者》杂志原常务副主编郑元绪先生因病于2023年1月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郑主编是《读者》杂志创刊人之一,在主持读者杂志社工作期间,以追求平民立场、
  • 新春走基层 | 走进书店逛庙会 当年味儿遇见书香

  • 中国商报(记者 涂瀚文 文/图)1月6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新华书店总店城市书房举办了“遇兔行动”新春庙会,把浓浓的年味儿“搬”进了书店,热闹非凡的新春氛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
  • 170万人次!芜湖这些地方“真香”!

  • 1月4日下午,柏庄社区居民张俊杰带着两个孙女儿走进了刚刚开放不久的文昌书苑。“书房就在社区里,环境好,书也多,特别适合我们一家人。”两个孩子选中了漫画

热门文章

  • 热吗?世界上最美的沙漠绿洲笑对热浪

  • “看月牙湾下的泪光,在丝路之上被遗忘。”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月牙湾》,描绘了濒临消失的沙漠绿洲——敦煌月牙泉。在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的鸣沙山北麓,有一弯泉水,形似月牙而得
  • 世界十大岛屿看看你认识几个

  • 领略宇宙奇观,探秘星际空间。大家好!这里是星际探秘 。岛屿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且能维持人类居住或者本身的经济生活。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

最新文章

  • 2023年兵役登记工作启动!

  • 1月5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23年兵役登记工作启动。依法服兵役和进行兵役登记是每个适龄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责任。我国《兵役法》明确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每名男性青
  • 运营商云从ATH虎口夺食?

  • 配图来自Canva可画如今在云计算领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分化越来越显著,国内市场也在走出与国际市场不同的路径,而其中最大的变量则是来自三大运营商的进场与冲击。以天翼云
  • 合肥市乡镇卫生院全力守护村居健康

  •   杜集镇卫生院医生上门为居民监测健康状况  随着春节临近,不少在外人员陆续开始返乡。为守好“保健康、防重症”防线,全力保障风险较高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时得到救治,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