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暑期“名校游”之难怎么破?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到未名湖打卡,在校门前拍照,去图书馆前感受书香,再亲眼看一看课文中的“荷塘月色”……今年暑假,清华、北大等“名校游”再度火热,很多家长希望能带孩子漫步校园,在孩子心中种下求知的种子。在“名校游”需求旺盛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如入校预约难、“黄牛”现象、虚假宣传成为“槽点”。

名校情结

“走过的路,吹过的风都是历史。”清华、北大7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后,记者浏览社交平台发现,清华、北大预约攻略、参观攻略吸引不少网友点赞、留言。不少游客还计划将两所高校附近的颐和园、圆明园等景区景点一并纳入行程规划之中。记者连续多日登录“参观北大”“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发现,7日内均已约满。

“从全球经验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高校旅游热。”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认为,高校旅游热体现了公众对知识型社会认同感增加了、求知欲增加了,也是公众从“文化被动接受者”向“主动追求文化者”身份转变的体现。

“疫情期间,由于跨省游和入校参观受限,高校参观一度停滞,如今高校参观复热是游客需求的正常回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认为,高校是文化高地,其蕴含的深厚人文情怀以及文化底蕴,对于公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让孩子感受名校底蕴”“带孩子接受学霸们的熏陶”“去看看最高学府是什么样子”……不少游客希望通过清华、北大的人文氛围感染孩子。

清华大学杨同学认为:“游客望子成龙的心理很正常。通过感受校园氛围在弟弟妹妹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向往名校、向往科研、向往学术的种子,对弟弟妹妹们的成长也挺有帮助的。”

“因人而异。”清华大学丘同学则认为,许多年纪较小的小朋友参观清华、北大后的感悟,更多是一些表面的建筑物和景点观感,并未体验到真正的大学生活,没有太大必要进校参观。参观清华、北大校园对于年纪稍长的中学生而言更有用,通过实地感受大学校园氛围或许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坚定目标。

问题不少

为满足暑期公众参观需求,北大规定,游客可提前7日通过“参观北大”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清华明确,个人参观可通过“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预约。

由于需求旺盛,参观门票难预约的情况客观存在,这就催生了“黄牛”、虚假宣传等问题。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明确,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在某社交平台,带领游客进入清华、北大“手续费”高达每人500元。一些研学机构还声称,可以找到清华、北大在校生带领孩子进入校内游览并进行讲解。

“虚假信息太多了。”北京一研学机构负责人表示,清华、北大入校难,部分机构就带领游客进入清华科技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校园外点位参观。“有些外地游客不知情,以为自己进了清华校园,实际上还是在校园外面。”

记者近日在清华大学东南门外看到,道路两旁停靠着十余辆大巴,学生们在领队的带领下,陆续下车走向清华大学东南门,部分学生统一身着学士服、头戴学士帽。大多研学团队与“清华大学”校名石合影后,随即离开东南门,并未进入清华校园。

针对团队预约,清华大学明确,组织方可以委托旅行社等专业第三方机构带队进入校园,但必须如实填写所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相关信息。

“部分机构虽然打着清北研学的名号,但进入校园后只是在里面简单转一圈儿。”一位从事清华、北大研学项目五六年的机构负责人表示,“其实不一定非要进清华、北大,更重要的是和清华、北大学生交流互动。”该负责人介绍,自己目前主要做30人左右的研学精品小团,平均时长四五天。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推出了不同类型的研学产品,让孩子们游中有学,学中有游。

“名校游”相关产品的违约现象时有发生。“旅行社或研学机构违约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因预约难,无法入校。另一类是故意违约,旅行社或研学机构谎称能够预约,待客人到达北京后,极力劝说其更改行程以获取利益。”北京市易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川介绍。

游客大量涌入也给学生带来一定困扰。清华大学丘同学在学生宿舍区的食堂内遇到一些游客,请求帮忙刷校园卡就餐。“食堂里有提示,不能找学生借卡。”丘同学坦言,虽然不太愿意,但是如果游客请求帮助,自己一般不会拒绝。此外,有时游客会在校内拦住自己询问就读体验及学习问题,“有点尴尬,这其实是一种困扰。”

如何破解

一方面,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并非一般的旅游景区。另一方面,高校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随着各地学校步入“暑期档”,如何让游客在高校参观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如何减少游客参观对在校师生正常校园生活的影响值得关注和探讨。

“清华、北大在疫情前也不是随意开放,与现在一样是预约制。”清华大学丘同学认为,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在校学生与游客之间的和谐关系,要尽可能推动高校与社会人士建立并保持相对良性的互动。建议在校内路口增加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引导游客遵守相关要求。

“对社会公众开放,是高校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吴丽云建议,要根据高校的空间和接待能力,设置合理的日接待人数,可根据情况适度灵活调整,尽可能满足暑期游客参观需求;通过招募志愿者,提供讲解服务,为公众了解校园历史及文化提供更多帮助。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向社会公众开放高校讲座、公共空间等资源,为公众深度了解高校提供多维渠道。

针对如何让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宋洋洋认为,在旅游产品方面,要注意将观光与体验相结合,利用好高校丰富的科普资源、校史校友文化资源;旅游活动方面,通过分时段限流等措施控制流量、加强校园内旅游的规范化,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与学校正常活动,使其互不影响;高校旅游涉多个部门,只有多方协调、兼顾各方利益,才能实现良性运作。

针对“名校游”中出现的消费纠纷,李川建议,游客在报名前需提前做好功课,注意确认网上招徕者的资质,明确合同约定内容,尤其是是否包括进入校园等事项。(作者:中国旅游报 杨丽敏;编辑:曹雪文)

相关阅读

  • 焦作文旅消费“暑期档”开启

  • 游客在电音节上拍照打卡。盛夏焦作,热情似火。7月14日晚,2023云台山彩浆泼水电音节暨焦作市文化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在云台山景区举行。消费季活动以山水、太极、夜焦作三大元
  • 景区游客被泼水驱赶?庐山文旅控股回应

  •   中新经纬7月16日电 “庐山文旅控股集团”公众号16日消息,针对网传三叠泉景区发生商户工作人员驱赶游客,庐山文旅控股回应称,立即对该商户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公开道
  • 美丽的日照等你来丨文明共建 让城市更有温度

  • 直播日照7月16日讯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各景点景区游客量大幅攀升,我市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沉一线,以最好的状态、最高的热情、最有温度的志愿服务,迎接八方游客
  • 官方通报“导游向游客宣扬倒卖毒品”

  • 7月16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公众号通报网传“云南导游向游客宣扬倒卖毒品”情况:涉事昆明导游尹某心在车内讲解时有不当言论。其行为违反了《导游管理办法》
  • 暑期热!四姑娘山美景如画、游人如织

  • 7月16日,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步入炎热夏日之时,此时的四姑娘山正在用它那纯纯的绿色,演绎着夏日清凉的韵味。据景区官网公布数据显示,今日共接待游客16907人次。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

热门文章

  • 热吗?世界上最美的沙漠绿洲笑对热浪

  • “看月牙湾下的泪光,在丝路之上被遗忘。”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月牙湾》,描绘了濒临消失的沙漠绿洲——敦煌月牙泉。在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的鸣沙山北麓,有一弯泉水,形似月牙而得
  • 丽江摄影 |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

  • 文海——一片隐匿于海拔3180米的玉龙雪山山脊上的湖泊,由古老的冰蚀湖演变而成,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少有的人间天堂”。听到这里便已经心动了,跟

最新文章

  • 暑期“名校游”之难怎么破?

  • 到未名湖打卡,在校门前拍照,去图书馆前感受书香,再亲眼看一看课文中的“荷塘月色”……今年暑假,清华、北大等“名校游”再度火热,很多家长希望能带孩子漫步校园,在孩子心中种下求
  • 人情如纸薄,世事如棋新。

  • 许多人初识《儒林外史》这本书,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那篇《范进中举》。那时我们还年少,读到其中的故事,不无挖苦,不无讽刺,不无嘲笑。直到后来,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后,读过全本书,才
  • 中国女排,创造历史!

  • 7月16日,中国队球员袁心玥(左一)在比赛中扣球。新华社发(陈晨摄)创造历史!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女排联赛亚军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决赛中,中国队以1:3负于土耳其队,获得亚军。
  • 2023创交会系列活动之“路演新势力,资本助企行”

  • 7月13日上午,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办公室的指导下,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办,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承办,广州华昇科技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