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从“震动”到“滑坡”,德国变得焦虑

日期: 来源:环球时报收集编辑:环球时报

姜 锋

近日,德国媒体热炒总统施泰因迈尔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对德国本届联邦联合政府表达不满,这对当前已经跌入民意调查得分低谷的执政联盟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而且,施泰因迈尔用“滑坡”一词,表达了对德国政治和社会规范失序的担忧。

围观的在野党趁机对总理朔尔茨领导的联合政府发起攻击,甚至要求提前大选。然而,施泰因迈尔的本意并不仅仅是对联合政府表达不满,而是有更多层次、更深远的焦虑。他担忧的是德国政治制度的未来,德国的发展前途等等。

表面上看,施泰因迈尔罕见发出公开批评的直接原因,是联邦政府没能有效应对近来德国农民大规模的抗议运动,正在失去民众信任。自去年年底以来,德国农民因反对联邦政府为弥补财政亏空而大幅削减农用机械燃油补贴,掀起一波又一波抗议运动。对此,联邦政府反应迟缓无力,执政各党派一方面争执不休、莫衷一是,另一方面在民众面前缺乏沟通,甚至相互推诿地把政府内部的争执泄露出去,引发炒作,使政府决策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最近由德国电视一台推出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现政府和总理朔尔茨本人的满意度分别是17%和19%,均为两项指标的历史新低。问题如此严重,当然让总统施泰因迈尔无法袖手旁观,不得不罕见地公开警告联邦政府,与民众的“无语状态”造成的沟通赤字在激化广泛的怨愤,这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政府必须加以改善。

本质上看,施泰因迈尔的批评和警告揭示出德国和欧洲政治制度中普遍遇到的挑战,即社会越来越个性化、个体化、圈层化,政治党派也随之不断裂变。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传统的全民党生态分裂和萎缩进不同利益的选民圈子里,为各自圈子利益相互争斗,使圈子利益和圈层意识形态固化;另一方面,国家整体利益意识缺位。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联邦政府处理能源问题的做法引发强烈争议。虽然面临严峻的能源问题,联邦政府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核能之时坚持放弃本土核能发电,这在著名经济学家、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前所长维尔纳·辛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失误,核能被环保偏见妖魔化,是党派意识形态的傲慢给德国带来的巨大损失,而德国的能源转型离开核能根本无法实现。

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就指责联邦政府因绿党固守意识形态价值观,面对能源危机不顾一切地放弃本土低污染的核能发电,而高价进口他国化石能源,甚至是核能,使德国承担巨额进口能源的压力,陷入自设的意识形态化能源政策困境。统计显示,德国去年经济萎缩0.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差,能源问题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不难理解,施泰因迈尔为何强烈呼吁各党议员们要有全局意识。

施泰因迈尔的焦虑还反映出,德国的传统价值体系和政治制度正面临空前的挑战。德国的政治风气变得粗野,人们不再尊重不同意见,藐视国家机构和政治人物,越来越多人认为自己的利益就是一切,就可以为此为所欲为。农民大规模抗议反映出德国社会对政治和政府的普遍不满。也因此,农民的抗议行动虽造成公共交通不便,但仍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与此同时,右翼激进的政党人士与极端的社会势力结合,使政治和社会生活也变得极端。近期有媒体就揭露出包括部分议员在内的极端人士在波茨坦秘密聚会,商讨强迫迁移大量外国人的计划。在迫害犹太人的历史上,波茨坦是个敏感的地名,1942年1月纳粹德国时期臭名昭著的“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即在此地密谋。波茨坦的历史和现时的“秘密聚会”,给德国社会敲响了警钟,极端的言论是极端行为的前导,人们担心历史的悲剧有可能重演。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施泰因迈尔警告:极端主义分子始终是我们国家的不幸。

在施泰因迈尔等国内有责任感的人士看来,德国一些领域的失序已形成“滑坡”,政治制度面临着历史的考验,德国人必须对此保持警觉且应有所行动。被主流政治定义为右翼极端力量的选择党,民调得分持续处于高位,在东部各州甚至攀升到30%上下,远远高于其他主流党派,其左右德国局部政局和影响全局的力量在不断增强。

“滑坡”一词鲜活地描绘出了德国当前的状态,可视为施泰因迈尔讲话的关键词。非常巧合的是,1997年4月德国时任总统赫尔佐克在著名演讲中批评社会僵化,号召德国人要振作起来赶上全球化的浪潮,以创新进取的精神、新的增长方式迎接新世纪的到来。那次演讲因其中一句“要在全德国来一次震动”而出名,被称为“震动演讲”。把两位德国总统的“震动”和“滑坡”关联起来,足见德国社会和政治在过去20多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震动演讲”目的是激起德国社会发展的动力,透着面向未来的信心;“滑坡讲话”则是担忧政治制度的危机,充满对德国前景的焦虑。(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

相关阅读

  • 拜耳管理职能部门裁员,暂只针对德国总部

  • 1月17日,拜耳在官网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新运营模式。该模式帮助公司减少层级、消除官僚主义、精简机构并加快决策进程。去年11月,拜耳表示公司亏损再度扩大,第三季度亏损355
  • 求学海外,如何选专业?

  •  “选专业,兴趣优先还是就业优先?”“如果发现专业不合适可以换吗?”  留学选专业,是许多中国学生面临的重要决策之一。选择专业时如何考量?就此,记者通过对话不同国家的中国留
  • 冬鸟“普查”,德国人坚持了13年

  • 图片说明: 冬鸟“普查”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 东每年1月,德国自然保护联盟都会动员民众参加“冬季鸟类一小时”活动,在公园或自家花园中统计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这也被民众称之为
  • 欧洲新年购物季消费低迷

  • 从每年11月底开始,欧洲各国纷纷进入新年购物季。商家通过多种促销方式,以期提升销售业绩。近日,欧洲一些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这个购物季整体消费较为低迷,高通胀等因
  • 农民抗议逼近柏林,总统罕见批评政府

  •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德国总统以罕见的清晰语言批评政府表现不力。”德国《焦点》周刊报道称,当地时间13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发表讲话称,政府应该对农民表示足够的重视
  • 贝尔伯克别想在南海搅浑水

  • 马 博近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访问菲律宾时对中国在南海的活动妄加评论。她片面指责中国海警对菲律宾补给船使用激光、水炮甚至发生碰撞的行为,还宣布将扩大德国与菲律宾
  • 寻找光明:马克思故居前的追忆与思考

  •   2022年夏,我参加了中欧职业院校考察团,考察的最后一站选在了德国。作为世界老牌工业大国,德国是职业教育非常发达的国家,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成就了德国先进的现代制造
  • 有风来丨再见,绿茵场上永远的自由人

  • 潮新闻 记者 林婧 姜晓蓉图源:新华社离别总是在不经意间,没有任何预兆。2014年,“金箭头”迪斯蒂法诺因心脏病突发在西班牙马德里去世;2016年,68岁的“球圣”克鲁伊夫因肺癌去世;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从“震动”到“滑坡”,德国变得焦虑

  • 姜 锋近日,德国媒体热炒总统施泰因迈尔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对德国本届联邦联合政府表达不满,这对当前已经跌入民意调查得分低谷的执政联盟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而且,施
  • “暗战”会点燃中东冲突明火吗

  • 王 晋近期中东地区冲突呈现蔓延之势。伊朗袭击伊拉克境内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目标,引发伊拉克政府强烈抗议;伊朗和巴基斯坦相互攻击,一度导致关系紧张;约旦越境攻击叙利亚
  • 美国“长臂管辖”,碰上ABB的软钉子

  • 王 鹏美国政府滥用“长臂管辖权”制裁中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近年来,这个爪子同时伸向美国在欧洲的盟友,施压对方选边站队,从而在经济、产业与科技领域打造围堵中国的“全球
  • 理性看待中美竞争,积极抓住机遇

  • 王 宁新的一年到来,美国2024年大选的时间也日渐接近,中美关系越来越受世界关注。虽然中美两国在2023年APEC会议期间对发挥大国责任、管控分歧等达成共识,但在两个大国找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