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视角|两轮政策高压下 摩企反击的机会真的来了吗?

伊伊不舍,非同小可。大家好,小伊又来跟大家见面了。

近段日子,随着新国标的正式出台,相关话题可是讨论得如火如荼。小伊在连日来的走访中发现,许多经销商都对电动车的市场前景堪忧。

一方面,符合国标的车型速度和续航都难以达到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另一方面,超标车被划入轻便电动摩托车,上路需要考证、上牌等等,不够便捷。

众所周知,近几年电动车开始大面积普及,从而压缩和淘汰了大量的摩托车。从2011到2016年摩托车连续5年产销量下滑,而2017年初产销量首次出现了增长,最大的原因在于这个时期电动车行业受到环保整治,导致很多企业停产减产。

随着新国标的发布,国标车的性能与摩托车相距甚远,而轻便摩托车同样需要上牌、考证,似乎电动车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了?那么,摩企是否能够在两轮电动车的政策高压下,实现绝地反击呢?

首先从产品上分析:

一、性能:相较于电动车,摩托车的速度更快,也没有续航的限制。另外,一些劣质电动车起火、爆炸的新闻常见诸报端,有一定负面影响。

二、价格:摩托车的价格普遍高于电动车,在后期保养、燃油等方面,电动车的使用成本要远远低于摩托车。

三、操作:会拧把就会骑电动车,而大部分非踏板摩托车需要挂挡,操作更复杂,这就限制了一部分人的使用。

虽然摩托车具有一定的产品优势,但随着各大城市“禁摩”政策的执行,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推行,摩企转型电动车是必然之路。

摩托车企进军电动车行业不是什么新鲜事,2011年,宗申派姆ZS1000D上市,标志着摩企正式介入电动车产业,2014年后也有大批摩企进入电动车市场。但纵观近几年的市场表现,似乎并没有对电动车品牌格局造成大的改变。

新国标正式发布,是否会给摩企进军电动车行业带来转机?

新国标明确规定,只有获得“摩托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才能生产轻便电动摩托车,目前已经取得资质的电动车企业也就几十家。可以说“电摩标准”就是摩企手中的王牌,但现在国内主流的电动车品牌雅迪、爱玛、新日、绿源等都获得了生产电摩资质。因此,摩企除了要利用好手中的王牌,还要发挥技术优势,做好品牌转型宣传,设计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新国标出台的风口上扳回一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