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重在养心祛湿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六季中雨季的开始。其气候特征是:气温高、闷热、潮湿、热风,是“三高”天气(高温、高热、高湿)。大暑正值中伏前后,骄阳似火极热极闷,避暑喝水劳逸结合。

节气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调理原理

高温酷热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大暑养生要点

01

适当的运动

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都应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为达至平衡,上午9点左右背对太阳运动,借助自然力量提升阳气,如顺心操。

02

充足的睡眠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中午采用卧佛势休息,使人体达到心肾相交。

03

愉悦的情绪

气候炎热,人容易烦躁不安,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心静”。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气平和,做到“心静自然凉”。

04

均衡的营养

盛夏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大暑时令病

中暑、感冒、空调病、肠胃炎、风湿、痱子湿疹、蚊虫叮咬、厌食症。

大暑养生谱

【玉羊汤】

滋五脏之阴而不伤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解湿毒、清热气。

材料:里脊肉300g,玉米150g,羊肚菌20g,胡萝卜1根,姜3片。

做法:羊肚菌泡开,沉淀掉沙子,取清液备用,里脊肉洗净切块,胡萝卜去皮切块,玉米切块,将清液入锅,除开羊肚菌外,所有材料一起入锅大火煮开,再放入羊肚菌,文火炖半小时,调味即可。

配伍:羊肚菌、胡萝卜开胃健脾,里脊肉益脾补虚,玉米清热祛湿,生姜温阳暖胃。

【荷叶粥】

清暑热、散淤血、美容颜、减肥、降三高(血脂、血压、血糖)。

材料: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g,红枣5粒。

做法:荷叶煎汤去渣,红枣去核加入粳米100g,煮成稀粥。

配伍:荷叶清热解暑,但味苦,加入红枣即可平衡苦味,又可健脾养胃。

【姜桂茶】

化饮止呕,驱寒暖胃,改善胃腹胀满、口干不欲饮、饮水则吐、手脚冰凉。

材料:茯苓10克,生姜3克,桂枝3克,红茶5克。

做法:前三味一起煮水,去其汤水泡红茶即可。上午10点左右饮用。

配伍:茯苓解毒祛湿,通利关节,桂枝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生姜红茶驱寒暖胃。

【大麦红枣茶】

清热止渴,暖胃促消化,降血脂,促进血液循环,尤其适合手脚冰凉人群饮用。

材料:炒制大麦10克,红枣5粒。

做法:红枣去核,与炒制大麦一起入壶,加800毫升清水煮开,小火滚5分钟即可。

温馨提示:

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此时须避寒、忌吃生冷食物,大汗淋漓时忌进入空调房。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风湿病、月子病此时进行风湿体吸纳调理,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小偏方

三伏天吃龙眼治病:

上午11点吃10颗龙眼,可治头昏脑涨;

中午饭后12点半吃20颗龙眼,可治鼻塞、四肢无力、疲劳、视力减退;

下午15点吃30颗龙眼,可治贫血;

晚上19点之后吃30颗龙眼,可治严重贫血和失眠

龙眼籽茶:

吃龙眼易上火,上午10点,用30粒龙眼籽加2碗水,煮开5分钟后加一勺白糖,可清肝火、养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