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丝瓜炖鸡汤下肚,全家都进了医院!小心,这样的瓜毒性不亚于砒霜

我们吃瓜时常碰到一些

含有苦味的瓜

不少人会认为越苦越降火

但这是真的吗?

一锅丝瓜汤险让一家人丧命

据报道,四川姜老太的老伴在菜市场买了丝瓜,炖了个鸡汤,吃的时候发现丝瓜有点苦,没舍得扔就硬着头皮将一锅鸡汤喝了下去。

此后,一家三口先后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医生表示,在抢救过程中,姜老太太和她母亲多次呕吐腹泻,而且带有明显血迹。血压下降,体内出现炎症,还因为中毒导致了肝损伤。

因情况严重,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急救后,3人总算暂时脱离危险……

医院的化验结果表示,姜老太太一家3口的呕吐物、排泄物中均含有碱糖甙生物毒素,而这种毒素源自苦丝瓜。也正是这种毒素造成3人中毒,并险些要了他们的性命。

医生表示,苦丝瓜含有的毒素其毒性不亚于砒霜!这种毒素即使通过高温也难以溶解。

带苦味的丝瓜是怎么来的呢?

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说,“丝瓜属于葫芦科,我们常吃的瓠瓜、黄瓜也是葫芦科的,这类蔬菜不像苦瓜、青菜,不是天然带苦味的。出现苦味时,口感类似黄连,难以下咽。”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植物在开花授粉时串粉了,不同品种丝瓜之间、不同植物之间都可能会串粉;

二是在当年气候异常等环境影响下,人工栽培的丝瓜、瓠瓜也会出现苦味。

有很多文献研究,都曾报道过吃苦丝瓜、苦瓠子而中毒的案例。

碱糖甙生物碱受热不易破坏分解,每个人对它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

其实就像是有些人乳糖不耐受一样,这部分人喝了牛奶会有不良反应。不过,碱糖甙生物碱不耐受,会来得更加凶猛一些。

特别苦的瓜类蔬果不要吃!

瓠子、丝瓜、葫芦等蔬菜,都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它们在特殊条件下会产生一类发苦的有毒物质:葫芦素(cucurbitacin)。

研究表明,葫芦素是高毒性物质。它在人体内会产生较强的细胞毒性,造成多种中毒症状,例如上吐下泻、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毛发脱落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一般来说,葫芦科的蔬菜水果经过人类的长期选育,已经很少或不产生葫芦素,没有苦味了。

不过,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顶尖吃货,也不是“白吃素的”,我们对于葫芦素的苦味其实非常敏感。一般来说,如果葫芦科蔬菜或水果苦到难以下咽,那千万不要吃!

别以为能清火!真的有毒!不要吃!

苦瓜是唯一的例外!

苦瓜的苦味来源于两类成分:葫芦素和苦瓜苷。

苦瓜中葫芦素类物质的含量比较少,其苦味来自于苦瓜苷,因此苦瓜吃起来有温和的苦味,但不至于难以下咽,正常吃不用担心中毒。

如何区分变苦的瓜和普通的瓜?

变苦的瓜在外形上和普通瓜有区别吗?

苦丝瓜、苦瓠瓜与正常的瓜在外形上很难区别,靠看是看不出的。

所含生物碱在一般实验室无法检验,所以也没什么简单的小实验可以帮忙。

如何把变苦的瓜拒绝在菜篮子之外呢?

正确的区分方法只能靠舌头,尝。

买了丝瓜和瓠瓜、黄瓜,削皮后,可以切一块生的瓜肉,用舌尖舔尝一下,如有苦味则为有毒葫芦瓜,不能食用。专家介绍,有问题的苦丝瓜、苦瓠瓜、苦黄瓜,苦如黄连,和普通的丝瓜、瓠瓜区别非常明显。

万一买到了,就扔了吧,别可惜。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但目前也没有针对这些苦味瓜中毒的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方法是通过催吐、利尿和对症处理。

这类蔬菜不要吃!

1

发芽的土豆

发芽的土豆或变青的绿皮中,含有龙葵碱,食用后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剌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严重的还危及生命。

2

青西红柿

青番茄含有同发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质一一龙葵碱。食后会产生恶心、呕吐、肤色青紫、流涎、头晕等中毒症状。生着吃危险性更大!

3

腐烂的生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叫黄樟素的致癌物质,可诱发肝癌、食道癌。

4

鲜扁豆

鲜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碱,有毒,但遇热后会溶解。食用前应用沸水焯透或过油,或干煸至变色后食用。

5

黑斑红薯

如果红薯表皮呈黑色或褐色斑点,或者已经发芽,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表皮呈黑褐色或有黑色斑点的红薯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污染。

黑斑病菌的毒性可使红薯变硬、发苦,毒性大,而且此毒素无论水煮或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宜被破坏,最好不要食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