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疮,皮肤瘙痒,到底怎么回事?典型病例分析,经典用方!

高某,男,38岁。2015年12月2日初诊。患者饮食稍有不节即皮肤瘙痒,反复发作2个后糜烂渗出。伴纳少,腹胀便溏。查体:皮损潮红疹,对称分布,可见鳞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中医疾病诊断湿疮;中医证候诊断脾虚湿蕴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以饮食稍有不节即皮肤瘙痒、反复发作月,抓后糜烂渗出为主症,中医诊断为湿疮。纳少,胀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辨证为脾虚湿蕴

中医类证鉴别请与牛皮癖鉴别

慢性湿疮需与牛皮癣鉴别,牛皮癖好发于颈侧肘、尾骶部,常不对称,有典型的苔藓样变。皮损倾向干燥,无多形性损害

中医治法健脾利湿止痒

方剂除湿胃苓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苍术6g,厚朴6g,陈皮9g,滑石12g(包煎),炒术12g,猪苓12g,炒黄柏12g,炒枳壳9g,泽泻9g,赤芍12g,炙甘草9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