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原来是用青稞磨成粉制成的

糌(zān)粑,藏族牧民的传统主食之一。在藏语中,“糌粑”是炒面的意思。糌粑又分青稞糌粑,豌豆糌粑和混合糌粑几种。以青稞精糌粑为上品,一般是过节或招待客人食用。

在西藏呆过的人可能会发现,西藏的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口袋,你知道这个口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未加工的青稞

这个口袋在藏语中称为“唐古”(糌粑口袋),因为糌粑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相传糌粑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经常带兵打仗。但绵绵雪山,地广人稀,来往极为不便,军队给养十分困难。

为此,松赞干布日夜忧虑。一天晚上,藏族神灵格萨尔王给松赞干布托梦:问他为什么不将青稞炒熟磨成粉食用呢?既便于携带又易于贮藏。藏王醒来,恍然大悟,立即命令部下炒制青稞,然后磨粉,制作成军粮。后来,松赞干布每次征战都会命人炒制青稞磨粉,制作成糌粑,久而久之,这种美食就这样传了下来。

青稞面粉

如果你到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糌粑,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叠叠层层摆满桌。

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制作糌粑

作为藏民的日常主食,糌粑的制作方法其实并不复杂。

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这样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制作好的糌粑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