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如何体现平等和相互尊重?争端解决安排有何创新?专家这样说

  当地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美国华盛顿签署。

  如何评价这份协议?对中美及世界有何影响?协议如何体现平等和相互尊重?备受关注的“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有何创新之处?协议签署后如何落实?

  经济日报记者约请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专家畅谈自己的看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王鸿刚

  中美之间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合作来解决各自的关切和相互之间利益的合理安排,充分证明只有遵循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才能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稳定市场预期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中方、有利于美方、有利于整个世界。

  第一,我们采购的这些商品,都是我们需要的。比如农业,中美互补性很强。如果自美进口的农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有竞争力,我们在符合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上进口美国农产品和其他一些能源产品,以及一些高端服务,这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通过扩大市场开放的方式,引入一些外部竞争,可以提升本土企业和本土服务的竞争力。

  第三,推动我国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创新发展,这本身也是我们的发展战略。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

  第四,稳定预期。稳字当先、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是我们的目标。现在世界经济都是看中美两国的“脸色”,中美经贸关系阶段性稳定,有利于给世界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第五,中美签署的阶段性经贸协议,体现了对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化、商业化原则的尊重,实际上对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有好处。这是一个正面信号,给世界经济注入了信心。因为它体现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对国际规则的进一步的尊重。

  第六,协议有利于美国比较理性地处理对华关系。正确处理好对华关系,实际上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全面脱钩、正面对抗,肯定是不符合美方利益的。

  接下来我们应该做的:

  一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中美之间阶段性的稳定,其实是为我们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提供了难得的环境。要珍惜这样的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转型升级,进一步创新引领。

  二是要继续推动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三是要全方位开放,加强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塑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普惠、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一种新的国际经贸合作体系。这其实是符合我们利益的,而中国在其中是可以发挥引领性作用的。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 东艳

  该协议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方向一致,在知识产权章节,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如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同时保护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促进创新型国家构建,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技术转让等方面,对技术转让行为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中国在2020年1月1日实施的《外商投资法》中规定不得以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

  协议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提升中美消费者福利。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有利于满足中国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节约了土地资源,进一步加深了中美的经贸联系,能源等产品的进口有助于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

  协议的实施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开放进程。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关于金融开放的规定体现了中国金融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金融市场采取了逐步有序开放的政策。近期,中国的金融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进入制度型开放阶段。

  协议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当前国际经贸规则进入重塑期,WTO停摆,美日欧第七次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的发布等表明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艰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高凌云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总的来看,这是个互利共赢的协议。

  一是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原则性就是不论从中方或美方来说,对于协议或者说磋商,双方都有底线和原则,这个协议充分考虑到了中美双方的原则,是互相尊重的,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在坚守双方原则、底线的同时,为了能顺利达成协议,双方应该也是适当地做出了一些让步,比较灵活。

  二是体现了收益性和挑战性的统一。这个协议体现了双方是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开展合作的。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曾任特朗普总统竞选顾问的阿瑟·拉弗说,“中美双方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也就是说,通过比较优势中美双方都能获得收益。但是,在中美相互发挥优势的同时,对中方也有一些挑战,比如一些条款对我们企业行为、政府行为的挑战等,都是会存在的。

  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阶段性经贸协议。具体来说,平等和相互尊重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文本遵循了国际惯例,文本的表述中大部分条款都是冠以“双方”。第二,文本中不仅仅包括美方对中方的关切,比如要求我们增加购买,降低贸易顺差,要求我们在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等,同时它也包括了中方对美方的关切,比方说允许我们的部分产品出口美国,包括保护中方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等,双方的关切都有。第三,双方采用争端解决机制,而不是监督执行机制,通过不同工作层级磋商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遇事商量着办,也体现出平等和相互尊重。

  当前首要的是,双方都要切切实实地落实协议。针对协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置。其次,面对可能产生的“鲶鱼”效应,企业应增强竞争意识,提升竞争能力。再次,双方在开展关税排除或豁免工作的同时,应该关切一线企业的呼声,进一步推进降低和最终取消已加征关税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程大为

  一般来说,经济贸易争端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外交方式,例如磋商、斡旋等;另一种方式是法律方式,如使用仲裁、双边或国际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有一个战略性的机制来保障。这就要求美国必须纠正单边的,不尊重多边规则的做法;同时,也要求中美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而在规则框架下,外交应该优先于诉讼。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务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外交解决争端的方法放在了首位。这一安排符合WTO争端解决的法律精神。

  第二,外交对话和解决争端合并,并且设计方式创新。在协议的用词上,第7.1条使用的是“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双方应建立“贸易框架小组,由中国国务院分管副总理和美国贸易代表牵头,属于高层对话安排。双边应建立“评估和争端解决办公室”,由副部长级牵头,司局层级参与日常工作。协议规定“贸易框架小组”会议应每6个月举行1次,宏观经济会议应定期举行。这一安排实质上恢复了中美对话机制,再次开通了中美对话的渠道,并写入了协议。在符合WTO的情况下,以规则方式保证了外交解决的程序。

  第三,加速了争端解决的过程。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明确规定了争端解决的日历日期限。

  第四,双方对等保留了使用WTO解决争端的权利。美国在2018年5月的开价中试图剥夺中方使用WTO机制的权利,这一无理要求被彻底否定,中国保留了作为多边体系一员和维护者的权利,并对等尊重美国使用同样的救济手段。协议规定,如果中美发生争端,在正式提交WTO前,双方能够通过一层一层的磋商达成共识,将有效管控纠纷。

  第五,通过对话和争端解决机制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改进。中美双方可以依据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坦率表达问题,使中美之间可以展开多层次、全方位、跨领域的务实沟通与合作。“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为协议的落实做出了最好的安排。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记者:陈学慧

  编辑:王荆阳 刘辛未

  主编:王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