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为何会成瘾?这项小白鼠实验冲上热搜

  一买就停不下来,盲盒为何会成瘾?这项小白鼠实验冲上热搜

  2019年,一种类似福袋的商品开始在我国流行,最初是将各种不同的小玩偶放进盒子里销售,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并不知道盒子里是哪一款玩偶,只有在购买后才能打开盒子确定玩偶的款式,因此就被称之为“盲盒”。

  发展到今天,不只玩偶,餐饮、美妆、图书、文具等诸多消费领域全都刮起了“盲盒风”,似乎万物皆可盲盒。而盲盒这种销售模式更是俘获了无数消费者的心。

5975290709145298944.png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某知名盲盒企业销售数据显示,在盲盒消费者中,18—24岁人群占32%,25—29岁人群占26%,而所有盲盒购买者中,女性消费者占75%。

4694083959061352448.png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20万人在盲盒花费超2万元。1月30日晚,话题#一段实验揭示玩盲盒为何易上瘾#更是冲上热搜。

1504837424779925504.png

  图片来源:微博

  实验曝光盲盒成瘾机制

  据央视新闻,以最常见的玩偶盲盒为例,很多人的感受都是“很上瘾”,一买就停不下来。

  这些盲盒有很多款式,每一套基本由12个不同玩偶组成,价格通常在39元到69元不等。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因为盲盒被设计成不同风格系列,每个系列少则十几款一套,多则几十款一套,消费者在收集盲盒的过程中往往会痴迷于收集一整套。但由于一整套中,每款玩偶出现的概率各有不同,拆开盒子前无法预知盒子里具体是哪款玩偶,所以购买盲盒就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很容易购买到重复的盲盒。为了集齐一套玩偶,许多消费者不得不大量重复的购买。

  销售人员介绍说,这些盒子里的玩偶还分为普通款和隐藏款,普通款的盲盒通常没有升值空间,但如果抽到了概率为1/144的隐藏款盲盒,它在二手市场上的价值通常会上涨5倍到几十倍不等。在这种极具差异性的价值刺激下,许多追求隐藏款玩偶的消费者会不断购买,期待自己能够抽中隐藏款。

  央视新闻主持人朱广权在节目中表示,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恰好解释了人类对盲盒一类产品成瘾的心理机制(视频4分51秒开始)。

  斯金纳发明了一个实验装置,在箱子外面放置水和食物,而箱子里是一只饥饿的小白鼠。

8392273168492484608.png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当小白鼠按下箱子内的拉杆,食物就会掉入箱内的食槽中。经过多次操作,小白鼠熟悉了这个规律,每当饿了就会去按拉杆。但随后斯金纳改变了实验规则,并不是每次小白鼠按拉杆都能获得食物,也就是说,有时候有食物,有时候没有食物,其概率完全是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小白鼠不知道哪次按拉杆能获得食物,它就不停地按拉杆,持续很久一段时间。而盲盒的销售方式,正是斯金纳实验在消费市场的翻版。

  甚至还有“宠物活体盲盒”

  盲盒销售形式各异,不少网友表示就是图个乐。但有媒体报道称,有网购平台悄然兴起宠物活体盲盒,售价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有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关键词“盲盒”“活体”,出现了不少“乌龟盲盒”“仓鼠盲盒”的商品链接。在另一平台上输入关键词“宠物”“活体”,不仅有常见的猫、狗、鸟等动物售卖,甚至有大白鼠、蝎子、蜘蛛、蜥蜴等。

7149061756471414784.png

  图片来源;某网购平台

  从消费者评价看,买来是当作宠物饲养。有消费者说,“揭开盒盖的那一瞬间,惊喜与惊吓都有可能”。

  而在一网店中,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店主要亚洲雨林蝎、蓝薄荷角蛙的检疫合格证,店主表示“没有”,并且说“由于活体的特殊性,活体发货,不退不换”“饲养期间不包活”。

  宠物活体盲盒大都通过快递配送。由于缺少检验检疫,在运输过程中,这类盲盒存在疫病传播的可能。

  有快递从业人员表示,对于活体动物配送,大快递公司一般是不接的,主要是考虑无法评估动物价值,容易陷入赔付纠纷。“现在这种天气,小动物饿死、冻死、被其他货物挤压致死都很正常,一般死了就地丢掉,赔付也是扯皮的事。”他说,由于需求旺盛,很多快递公司仍会接单。

  1月26日,中消协在其官网发布消费警示,直指盲盒市场存在四大主要问题:

  ①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

  ②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

  ③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冒伪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

  ④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

  龙头公司市值2天蒸发90亿元

  有调查显示,2019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74亿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百亿。

  虽然盲盒行业市场规模还不算大,但已经催生出近千亿市值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

4074348180414407680.png

  泡泡玛特(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许恋恋摄)

  据证券时报,从泡泡玛特的经营数据不难发现,盲盒生意的吸金能力非同一般。2014年至2016年,泡泡玛特曾连续亏损,3年亏了4764.38万元。而在站上风口之后,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9万元、9952.1万元、4.5亿元,三年时间利润暴涨近300倍。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8.18亿元,同比增长50.5%;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4.7%。

  业绩的爆发式增长,助推泡泡玛特一登陆港交所就实现了开门红。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上市首日开盘涨100%报77.1港元,市值直接突破千亿港元。

  关于泡泡玛特的高估值,市场上一直都看法各异。有券商在研报中指出,潮流文化迭代过快,泡泡玛特的核心IP生命周期老化加速,将直接影响公司业务。也有机构人士认为,要用长远的角度去看泡泡玛特的市值和估值,不应该局限在玩具或者盲盒本身,更多的要看到抽盲盒过程中的情绪价值。

  “一个新兴的企业上市就突破1000亿港元市值,且和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没有交集,这是很罕见的,这就导致外界看待我们的心态非常复杂。但这很正常,二十多年前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也不理解这个虚拟世界有什么用。在我们小时候,互联网和电竞也曾被妖魔化,现在都已经走进我们的日常。”泡泡玛特董事长、创始人王宁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未回避任何质疑和争议。

  截至1月29日收盘,泡泡玛特最新股价为74港元/股,总市值为1037亿港元。其中,近两日在中消协点名盲盒市场乱象的背景下,公司股价下跌超10%,市值蒸发超110亿港元(约91亿元人民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证券时报、每经APP

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英的财经资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